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加快醫聯體建設完善有序就醫新格局 ——黑河市出臺《黑河市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實施方案》
2017-09-20 13:56:36 來源:東北網-黑河日報  作者:呂游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20日訊 醫聯體建設是深化醫改和推動分級診療實施的有效載體。為推進新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科學有效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日前,黑河市政府辦公室正式印發《黑河市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實施方案》,明確了黑河市醫聯體建設的時間表和線路圖。

  四年目標——醫聯體建設全覆蓋

  2017年,調整完善醫聯體制度框架,啟動多種形式醫聯體建設,市域內所有三級公立醫院牽頭組建醫聯體,二級公立醫院牽頭與轄區內基礎條件好的鄉鎮衛生院建立一所『人、財、物』一體化管理的示范性聯合體。探索對縱向合作的醫聯體等分工協作模式實行醫保總額付費等多種方式,引導醫聯體內部初步形成較為科學的分工協作機制和較為順暢的轉診機制。

  《方案》提出,到2020年,黑河市將全面推進醫聯體建設,形成完善的醫聯體政策體系。所有二級公立醫院和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參與醫聯體。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間建立目標明確、權責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協作機制,建立責權一致的引導機制,醫聯體成為服務、責任、利益、管理共同體,區域內醫療資源有效共享,基層服務能力進一步提昇,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

  建立模式——調整完善醫聯體組織模式

  讓資源與技術『多跑』,讓病人少跑,建立合理有序的醫療秩序,這是政府推進醫聯體建設的主要目的。基於此,《方案》提出,探索分區域、分層次組建多種形式的醫聯體,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和邊遠貧困地區流動。社會辦醫療機構可自願參與組建醫聯體。

  組建城市醫聯體。采取『3+2+1』方式組建緊密型醫聯體,分別由黑河市第一人民醫院、黑龍江省第三醫院、農墾北安管理局中心醫院、農墾九三管理局中心醫院牽頭,建立醫聯體,打造高效普惠、互利共贏的城市健康醫療生態體系。

  組建縣域醫聯體。各地由縣級公立綜合醫院牽頭,形成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構建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

  組建城鄉醫聯體。由城市三級公立醫院牽頭,在已建立的長期穩定對口支援關系基礎上,通過多種方式與各地縣級醫院組建醫聯體,銜接城鄉醫療服務體系。

  組建專科醫聯體。以專科協作為紐帶,由特色專科技術力量強的公立醫院牽頭,與市域內各級醫院同類專科組建全市或區域特色專科聯盟。

  組建互聯網醫聯體。大力發展遠程醫療協作網,以黑河市第一人民醫院為龍頭,開展遠程醫療合作,促進資源縱向流動,提高優質醫療資源的可及性和醫療服務整體效率。

  保障需求——完善醫聯體分工協作機制

  醫聯體內要完善組織管理和協作機制,制定章程,按章辦事。為此,《方案》提出,建立利益共享和責任分擔機制,調動醫聯體內各成員單位的積極性,用醫保杠杆撬動落實各自功能定位。

  完善醫聯體組織管理制度。完善醫聯體醫療質量管理等相關制度、標准和規范,提高管理效率,推動醫療服務同質化。

  落實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建立醫聯體內各醫療機構責任共擔和利益分配機制,鼓勵基層醫療單位根據當地群眾就醫需求,加強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服務,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

  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融合發展。加強全科醫生培養,提高家庭醫生信譽度,調動家庭醫生團隊開展簽約服務的積極性,在就醫、轉診、用藥、醫保等方面對簽約居民實行差異化政策,引導居民自願簽約。

  為患者提供連續性診療服務。鼓勵護理院、專業康復機構等加入醫聯體,建立醫聯體內轉診機制,加強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為患者提供疾病診療—康復—長期護理連續性服務。

  持續發展——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

  醫療服務持續發展是保證群眾切實受益、醫聯體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針對此,《方案》提出,鼓勵醫聯體內醫療機構在保持行政隸屬關系和財政投入渠道不變的前提下,統籌人員調配、薪酬分配、資源共享等方面,建立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的渠道和機制。

  促進人力資源有序流動。統一調配人力資源,發揮現有資源的最大效率。統籌薪酬分配,鼓勵引導人員合理流動,鼓勵醫聯體內上級醫院專科醫生在基層醫療機構設立工作室,建立醫聯體內上級醫院新進人員到基層服務制度。

  提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充分發揮三級公立醫院牽頭引領作用,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和下沈基層。提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和服務水平,探索實行慢性病防治首席專家制,創新機制,做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人纔引進工作。

  統一信息平臺。逐步實現醫療機構間健康醫療信息互聯互通,方便群眾看病就醫,為城鄉居民就近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促進遠程醫療服務可持續發展。

  實現醫務有效銜接。醫聯體內大型檢查檢驗設備開放共享,互認檢查檢驗結果。探索在醫聯體內統一藥品采購和管理,建立醫聯體內處方流動、藥品共享與配送機制,方便患者就醫。

責任編輯:王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