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1日訊 在推進水稻營銷工作中,鶴崗市圍繞省長陸昊提出『少賣水稻,多賣大米,確保農民增收』的工作要求,全力提昇稻米種植加工水平,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宣傳和營銷力度,確保將鶴崗種出的優質水稻加工成優質大米賣向全國。
鶴崗市水稻資源十分豐富,且擁有充足的加工能力,可每年生產的水稻大多作為原糧賣進了糧庫,農民收益有限。為了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鶴崗市圍繞『少賣水稻,多賣大米,確保農民增收』的工作目標,全力提昇水稻價值鏈並強化營銷,通過價值鏈增加農民收入。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力推進稻米營銷工作快速發展。
『線上』主要采取了兩項措施。一是建設電商平臺促營銷。市農委按省農委要求積極推進市級地方館和綏濱、蘿北兩個縣級電子商城建設。市級地方館鶴農惠眾電子商城已於6月初率先接入省大米網,現已上線農產品達到496個。今後還將利用黑龍江大米網平臺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的村級網點,做到地產農產品不出村即可網上銷售。大宗農產品也可以通過省大米網『糧品拍』平臺拍賣,拓寬銷售渠道。二是發展電商促營銷。截至目前,全市已發展各類農村電商主體68家,開設3個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下設56個鎮村電商服務網點。全市企業、合作社建設的各類綜合電商銷售平臺共有17個,分別入駐淘寶、微店、天貓、京東、郵樂網等知名電商零售平臺,也包括阿裡巴巴、易糧網、中國大米網等批發銷售平臺,主要經營綠色有機大米。上半年全市農產品電子商務銷售額達2600餘萬元,全年有望突破4000萬元。
『線下』主要采取了四項措施。一是種出優質水稻促營銷。大力推行農業『三減』,加快發展優質水稻生產,使今年全市認證綠色水稻面積達140萬畝、有機水稻4500畝,落實『互聯網+』高標准水稻示范基地50個、面積4.1萬畝。二是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水平促營銷。結合產業扶貧工作,市委、市政府主管領導牽頭,組織稻農和水稻合作社與水稻加工企業對接,已組織佰業堂、萬源糧油、三江平原米業等12家水稻加工企業與12家水稻合作社簽訂水稻聯產聯銷合同,打開了少賣稻多賣米的渠道。三是強化品牌建設促營銷。依托特色農業資源優勢,發展生態農業,打造中國北方魚米之鄉,現綏濱大米、蘿北大米等地標特色產品在全國已享有較好聲譽。其中蘿北大米區域品牌還參加了黑龍江省區域品牌微信評選。目前,全市已擁有4個中國馳名商標、30個省著名商標。眼下,鶴崗市正對發展較好的企業進行商標注冊、品牌申報等工作,力爭再創建一批名牌商標和馳名商標。四是參加各類展會促營銷。今年,市農委共組織農民合作社和加工企業40多家,參加了哈洽會和上海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優質農產品(杭州)推介會、包頭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等系列展會,與相關企業簽訂意向性協議2.37萬噸,金額達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