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1日訊(記者王亮 編輯彭佳麗)都知道『黑龍江大米』好,而到具體評價的時候總是停留在『香、好吃』等模糊概念上。現在『黑龍江好糧油』系列團體標准發布了,讓大米等黑龍江好糧油有了『身高』數據。
黑龍江省糧油衛生檢驗監測中心主任宋秀娟告訴記者,率先制定實施的『黑龍江好糧油』系列團體標准,填補了龍江歷史空白,建立了以產品標准領跑產業發展的新機制。『黑龍江好糧油』系列團體標准的發布,讓農民知道哪些品種是優質的可以賣上好價錢,可以推動企業和農民種好糧,引領農民種植優良的品種。同時,標准的發布可以幫助『黑龍江大米』從東北大米的概念裡剝離出來。

宋秀娟介紹『黑龍江好糧油』團體標准。東北網記者 王亮 攝
『大米認准黑龍江、黑土地米真香』、『黑龍江大米透、香、潤』等宣傳口號頻頻出現在黑龍江好糧油中國行專項營銷行動中,這體現了省糧食局在宣傳『黑龍江大米』的底氣。重金屬少、農藥殘留低、真菌霉素極低是黑龍江大米質量安全、好吃的保證。以前讓消費者知道『黑龍江大米』品質是需要一個過程的,而團體標准的發布能讓消費者更直接地了解『黑龍江大米』,例如團體標准中的食味值90分的大米品種,代表了大米的適口性、外觀、氣味等指標都是非常優秀的,這容易提高產品的辨識性和知名度,從而推動『產品向品牌』的轉變,形成我省糧油產品『大品牌、大市場』的經營優勢。

部分食味值評分報告。東北網記者 王亮 攝
據了解,『黑龍江好糧油』系列團體標准在今年5月13日,經由國家糧食局標准質量管理辦公室主任唐瑞明,國家糧標委秘書長龍伶俐,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孫輝博士,南京財經大學食品學院袁建教授等十多位國內知名專家組成的標准評審組審定後通過,標准制定過程中,主要遵循了實事求是、規范運作、科學高效的原則。於8月12日在全國團體標准信息平臺正式發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