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22日訊 秋高氣爽,遍地金黃。8月28日,通河縣烏鴉泡鎮柞樹村人頭攢動,機聲隆隆,水稻收割第一鐮的開鐮儀式在這裡舉行。
隨著柞樹崗農民水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付鵬飛的一聲令下,收割機開進了稻田,收割的水稻是該合作社種植的綠色水稻,第一鐮收割4公頃。為了讓水稻籽粒成熟,柞樹崗合作社做足了『功課』:早扣棚、早育苗、早插秧,並采用先進的田間管理技術,施用優質的無公害肥料。當天收割下來的水稻以成米每斤9.8元的價格被北京一家客商訂走。
通河縣地處全球公認的北緯45度優質農產品黃金地帶,遍布山林的自湧泉水和川流不息的松花江為發展綠色有機水稻提供了優越的條件。通河縣水田160萬畝,人均水田面積全國第一。是全國優質水稻生產大縣,全縣綠色、有機水稻種植基地認證面積達到110萬畝。
『通河大米』2011年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並通過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去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通河大米品牌價值達83.21億元。5月15日,通河縣挑戰成功『最多人一起插秧』的吉尼斯世界紀錄。6月29日,通河大米國際高峰論壇成功舉辦。一系列活動的舉辦,讓通河水稻、通河大米更加名揚天下。
責任編輯:李玥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