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6日訊『有氧健身操現在開始……』快樂舞步的音樂一響起來,就如同磁場一樣,吸引著老百姓加入進來。舒展的動作,帶有節奏感的音樂,小區裡也因有了快樂舞步變得生動起來。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杏林湖畔每日不斷的歌聲讓老百姓沈醉在快樂的海洋中。群眾自組的樂隊,唱歌的、彈琴的,每天練習的場地都像在開一場小型的『演唱會』,圍滿了觀眾,掌聲、叫好聲不斷。
群眾藝術館內,文藝團體分別在各自的練習室內排練,館內歌聲、樂聲不斷,退休的老人們有了奔頭,有了快樂的源泉。
過去的五年,老百姓的幸福指數不斷攀昇,市文廣新局通過加強文化陣地和文化隊伍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著百姓的業餘文化生活,使得老百姓的日子有滋有味。
文化惠民活動蓬勃開展
旗袍秀、器樂、聲樂……自2015年開始的『百團大賽』,每年的6至9月份,百團大賽如同一張『集結令』,召集著活躍在群眾舞臺上的『文藝人』。百團大賽讓更多的老百姓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享受著文化成果,實現自我娛樂的同時,也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每年的百團大賽活動即將開始之際,各群眾文化團體的參賽熱情逐日昇溫,每當傍晚時分,我市各群眾文藝團體在百姓大舞臺上表演精彩的節目。
市文廣新局還在全市范圍內廣泛深入開展以『結對子、種文化』為主題的結對幫扶活動,通過采取市幫縣、縣幫鄉、鄉幫村三級幫扶、結對方式,使基層文化服務的內容和條件明顯改善,群眾的文化生活得到極大豐富,成效顯著。僅去年一年,全市群眾藝術館(文化館)與業餘文藝團隊結對子265個,參與人數5885人次;舉辦輔導培訓148次,參與人數13500人次。圖書館與駐軍、老年公寓、學校、社區開展結對子25個,參與人員4825人;建立流動圖書館16個;開展業務輔導、健康講座等19次;捐贈圖書11500冊。
群眾文化活動多種多樣
市文廣新局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演出,包括《群眾攝影優秀作品選》首發式即作品展、全省十三地市名人名家書畫展、『童心向黨』歡慶『六一』書畫現場筆會,舉辦了『童心向黨』少兒音樂會、『國粹情緣』京劇專場、『慶祝「八一」建軍節文藝專場演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專場文藝晚會等文藝演出。為展示佳木斯美麗城市的風采,弘揚愛黨、愛祖國、愛家鄉的精神,彰顯社會文化愛好者的技藝,在杏林湖公園的文化藝術中心舉辦了慶國慶『大美佳木斯』美術、書法、攝影展。參展作品朴實真切地展現了人文景觀、民俗文化傳承、自然生態風光、社會和諧生活、人民精神風貌,謳歌時代,贊美家鄉,熱愛生活,催人奮進。
『百姓大舞臺』搭建文化交流演出平臺,在文化夜市的『百姓大舞臺』上,哈工大紅楓林歌舞團和伊春永和合唱藝術團為佳木斯的觀眾舉辦了一場精彩的專場演出。哈工大紅楓林歌舞團和伊春永和合唱藝術團,分別在2013年和2015年與我市老年大學合唱團結成友好團隊,相互交流演出。
『眾樂樂』共享文化資源
佳木斯市群眾藝術館辦公樓經過改建後,同時將7個活動室免費向社會開放。為提高利用率,促進活動秩序和效果,對活動室的工作分工、責任要求、使用時間、管理要求等都作了部署安排,使活動陣地充分利用又嚴格有序。設立了公示板,將藝術館的工作職能、人員名單、免費開放須知、活動場地要求、活動管理制度等予以公布,增加透明度和知情權,同時接受社會的監督。成立了文化學校,聘請了部分文化志願者,參與活動的組織管理,體現社會文化社會辦,人人共享,人人參與,人人管理。
市圖書館少兒分館正式開館。館捨面積近1700多平方米,設有閱覽座席近200多個,入藏少兒圖書2萬餘冊、期刊300餘種,館內設有少兒外借區、電子閱覽區、繪本外借區、親子實踐活動區等服務區域。少兒分館除了提供少兒文獻借閱、閱讀輔導、信息諮詢、少兒興趣培養等活動外,還定期舉辦少兒講座、諮詢、輔導、展覽等指導性閱讀活動。
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市文廣新局結合文化重點工作,廣泛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形成《佳木斯市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結合《意見》又制定了全市實施標准,確立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構。參考其他地市相關政策,制定《佳木斯市關於促進民辦博物館發展的意見》和《佳木斯市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實施方案》,現已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