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27日訊 在哈爾濱,有這樣一張別具特色的旅游地圖——收錄了哈爾濱市區75個景點,並穿插進歷史人物、哈爾濱市花等體現知識性以及紅腸、大列巴等代表趣味性的圖畫,且全部由鋼筆勾勒、水彩涂色即手繪完成。執此一張『旅游+人文』地圖,在哈爾濱循景而行,無論是建築或是風光亦或美食,都會是一次別具味道的魅力之旅。
手繪旅游地圖的人叫孫嘉駒,在哈爾濱,很多人知道『嘉駒手繪』,其以手繪為核心開發的筆記本、明信片、地圖等一系列產品都帶有濃郁的哈爾濱地域文化,可以說,為哈爾濱打造了一張張別樣的城市名片。在『嘉駒手繪工坊』工作室,陳列著或是彩色或是黑白的各色手繪作品,流連其間,每幅作品都不是單純的平面摹畫或是舊時歷史影像的再現,而是呈現出作者對哈爾濱老建築、歷史、文化的情感寄托,仿佛步入時間隧道回到那些特定的年代,讓道道鋼筆勾勒的線條如同承載了語言一般,講述著哈爾濱這座城的前世今生。

孫嘉駒在創作手繪作品。
為什麼選擇手繪的形式,孫嘉駒直言:『退休前的一次出差去韓國,當我打開當地的地圖宣傳冊時,裡面的手繪插圖非常吸引我。從那一刻起,我就想用手繪方式為哈爾濱旅游做點事。』2015年,孫嘉駒曾出過一版哈爾濱旅游地圖,但由於是第一次嘗試,經驗少,景點收錄也有限。『2017版不僅增加了景點、歷史人物和建築介紹、地鐵標記等,還有哈爾濱方言、外來語等有趣的內容,算是一圖在手樂游冰城。』孫嘉駒拿著新版旅游地圖滿意地介紹道。因為有了2015版的資料基礎,新版旅游地圖孫嘉駒歷時兩個月便完成繪制,今年9月,出版發行。
記者打開旅游地圖,在正面,分布著70餘個大小不一的手繪旅游景點,最小的景點跟指甲差不多大小,色彩依舊飽滿,真實卻不失精致。孫嘉駒說,傳統意義上的旅游宣傳手冊,一般都是由數碼相機拍攝的城市風光,這樣的畫冊缺乏新意,而且讀不出這座城的歷史韻味和現代氣息,游人拿在手裡,它的作用僅僅是一張地圖。他指著新版旅游地圖的一處說道:『比如,這次創作的新的圖畫內容——啤酒節活動,一張小小的圖上,包含了中央大街、歡度節日載歌載舞的人們,喝著啤酒唱著歌,無需一字一句,哈爾濱獨有的濃郁的歐陸風情就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孫嘉駒的一席話充分表明,他對家鄉濃濃的愛都微縮在這一張地圖中。他說,在一些景點也會與游客互動,現場寫字、畫畫,很多喜歡手繪的游客包括外國人都很感興趣,有的還想拜師,這也算是他推介哈爾濱時的意外收獲。
孫嘉駒所創作的地圖、圖畫、筆記本等都選擇用鋼筆,因為鋼筆的線條更加細膩、清晰,歷史建築的細節之處能夠勾勒得更加完美。比如畫索菲亞教堂這類比較復雜的建築時,孫嘉駒要畫兩三天,鋼筆道達萬條。如孫嘉駒自己所言:無論從大的工業生產,到帶有手工操作的工坊、創意制作,都應該有工匠精神。在追求完美的手繪路上,孫嘉駒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