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7日訊 宜商宜居,是一座城市的境界。安居樂業,是一方百姓的訴求。平安,作為基礎與保障,緊密聯系著林區人民的幸福感。
十幾年來,從頂層設計到基層試點,從群眾被動響應到群眾主動共建共享,從『一站式』服務到群眾少跑腿、數據多流轉……一系列舉措讓人民群眾見證著平安伊春社會管理創新的與時俱進,感受著平安伊春的底氣,享受著平安伊春的碩果。
王老太今年82歲,是湯旺河區的老人,有兩個兒子,可他們都不願意贍養老人,王老太無奈,找到區政府,綜治辦、司法所的工作人員多次找到她的兩個兒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表示願意擔負起贍養母親的責任,事情圓滿解決,王老太激動得淚流滿面。這是伊春市基層調解組織為百姓化解矛盾糾紛、辦實事的一個縮影。
在美溪區百姓百事諮詢中心,無論大事小事,到這裡泡一杯熱茶,聊一陣家常,一切坐下來慢慢談,警、民、司法等多方共參與。在鐵力市基層司法所,『熟、理、情、德、防、活、了』七字調解法,解開了百姓心中大大小小的『結』。在街頭巷尾,上百名政法綜治乾部下基層到一線,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群眾知法守法,依法處理分歧爭議……
近年來,伊春市把化解矛盾糾紛擺在突出位置來謀劃,把建立社會矛盾化解領導機構作為重要環節來部署,把人民調解隊伍建設作為核心要素來實踐。按照『快捷、方便、減負、公正』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利用社區建設這個平臺,以實施政府行政審批權前置到基層為突破口,以打造『矛盾疏解平臺』戰略為核心,系統謀劃、穩步推進、重點突破,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實施社區周例會制度,暢通群眾訴求新渠道,成立百事百姓諮詢中心,搭建疏解矛盾的平臺,建立溫馨調解廳,將社會矛盾化解在基層,實現刑釋解教雙延伸,突出社會幫教化解矛盾,提煉七字調解法,創新化解社會矛盾的新方法,進一步完善群眾訴求表達和辦理機制,使群眾理有處講、冤有處申、事有處辦,最大限度地在最基層調解和化解各類矛盾和糾紛,不斷提昇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五年來,全市共排查出矛盾糾紛隱患28000餘件,化解27000餘件,化解率達到95%以上。
在伊春區便民服務中心大廳,辦事條件、辦理流程、辦理時限等掛在牆上的這些條款和承諾十分醒目,低低的辦事櫃臺,沒有玻璃隔離。『過去辦個事,到這兒批,去那兒審,現在好了,可以一門子受理,一條龍辦好,既省心又節約開支。』辦事的群眾,帶著期盼而來,滿意而歸。
過去,多年形成的城市管理層級多、辦事程序繁瑣等體制機制弊端造成政府職能不清,行政服務效率低,群眾辦事成本高。如今,伊春市從社區管理扁平化改革入手,減少管理層級,實行區政府對社區垂直管理,構建社區管理新格局,提高了行政服務效能。全市15個轄區(局)全面開展了社區管理體制改革,變三級管理為二級管理,將市轄區內30個街道辦事處全部予以撤銷。依據現有城區自然地緣關系、社會資源配置,按照便於實施微觀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原則,以每個社區2000至3000戶為標准,將原有的155個社區整合為102個。全市普遍建立起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以社區居委會為核心、社區服務中心為平臺、社區網格為基礎的『一委、一中心、多格』的社區管理服務格局。撤銷街道辦事處這一夾心層後,社區由區政府直接領導,政府工作直接延伸到社區,社區由小變大,減少了管理層級,節約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實現了社區公共資源的垂直整合和網格內公共事務的微觀整合。社區居民普遍反映,改革前辦事要按照社區工作人員、社區主任、辦事處工作人員、辦事處主管副主任、辦事處主任、政府職能部門的順序挨個走程序,很簡單的一件事沒有十天半月辦不下來,現在找到網格長或者到社區服務中心,什麼事很快就辦結了,少跑不少冤枉路,少花不少乘車錢。
居民群眾既是城市管理對象,更是社會管理主體,過去城市管理將居民群眾作為管理對象的辦法很多,而居民群眾作為管理主體的實現形式很少。社會管理機制創新後,伊春市注重激發群眾參與意識,擴大基層民主,發揮居民自治作用,變管理對象為管理主體,切實實現了涉民事務由行政包辦向居民自覺轉型。
為實現擴大和落實居民事務自治的目標,伊春市普遍建立實行了社區居民代表會議制度,解決了現行社區居民會議難以日常議事的不足,完善和補充了社區群眾自治組織功能。社區居民代表作為居民代表會議的主體在社區產生,以100至200戶為單位劃定社區居民小組(網格),以居民小組(網格)為一個選區選舉出1名居民代表,能夠代表和反映群眾意願和呼聲,有效避免了政府資源分配過程中不夠公開公正問題。
辦理低保、社會救助、廉租房分配等社會福利是居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本是政府為困難群眾『雪中送炭』的好事,但過去政府部門因人手不夠調查入戶不細、個別部門和社區工作人員權力尋租等種種原因,導致很多漏保、錯保、騙保、人情保現象發生,百姓怨言很多。但誰家過得怎麼樣,身邊居民群眾心裡都有本賬。誰家夠不夠救助條件,居民代表最有發言權。伊春市將低保、社會救助、廉租房分配等涉民重大事項交由社區居民代表按照議事規則議決,真正困難的居民能夠得到及時救助,遭到否決的對象也心服口服,使社會公平正義得到體現,黨和政府的溫暖陽光真正照在困難群眾的心坎上。美溪區勝利社區兩勞釋放人員武傳柱獨身一人,沒有生活來源,還身患結核病,社區主動幫他申辦了低保。他拿到低保金後感動地說:『以前我尋思辦不上低保,也實在拿不起托人辦低保的錢,可現在不一樣了,社區工作人員主動到家裡調查了解情況、幫助申請,很快就領到了低保金,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社區、感謝居民代表。』
如今,伊春社會管理創新就這樣以民生為根本,以民意為抓手,以民情為導向,走進百姓的柴米油鹽,走進了社會的方方面面,走進了尋常百姓的心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