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8日訊(記者孫英鑫 編輯彭佳麗)28日,黑龍江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省人社部門就我省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介紹和解讀。據了解,我省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後,報銷比例和支付限額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醫保目錄內藥品增加1800多種,參保人可選擇看病就醫的醫療機構也明顯增多。
五項變化讓百姓享實惠
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實施後,帶來的具體變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制度將更加公平。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打破了城鄉戶籍限制,居民參保繳費將不再區分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從根本上消除了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的差異,消除了城鄉醫保待遇差別,在市域范圍內將執行同等繳費標准,享受同等待遇標准,制度的公平性和普惠性將大大增強。
二是待遇將有所提高。按照待遇剛性原則,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待遇政策總體上將與原待遇相對較高的城鎮居民靠近,報銷比例和支付限額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城鄉居民尤其是農村居民的醫保待遇提高較為明顯。
三是醫保目錄更寬。醫保目錄體現的是醫保的合理報銷范圍,按照國家要求,整合後的新目錄將與原城鎮居民醫保藥品目錄趨同,目錄內藥品約2900多種,比原新農合藥品目錄(約1100多種藥品)多1800多種,農村居民納入報銷范圍的藥品和醫療服務項目將大幅增加,這些政策將直接提高其醫保待遇水平。
四是看病就醫有了更多選擇。整合完成後,原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將整體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協議管理范圍,參保人可選擇看病就醫的醫療機構明顯增多,城鄉居民可在統籌區域內自主選擇就醫,可以更加便捷地享受基本醫療保障待遇,實現『同城無異地』。
五是經辦管理服務效率進一步提昇。實行城鄉統籌後,談判能力、監管力量進一步增強,加之政策標准、結算辦法和信息系統等實現統一,參保人員看病就醫更加便利,經辦管理服務的效率將顯著提昇,同時,也將減輕醫療機構服務的負擔。
制定針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傾斜保障政策
制度整合後,針對我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這部分困難群體的特殊保障政策有以下幾方面:一是普通門診,取消起付線,封頂線由100元提高到200元,基層醫院(含鄉鎮衛生院)報銷90%,縣級醫院報銷70%。二是門診慢性病,各地在門診不同程度開展了高血壓、糖尿病等15種左右慢性病管理,60歲以下報銷比例由60%提高到65%,60歲以上提高到70%。三是住院治療,報銷比例在基層醫院不低於95%,一級醫院不低於85%,二級醫院不低於75%,三級醫院不低於50%。四是大病保險傾斜政策。起付線穩定在6000元,報銷比例由不低於50%提高到不低於55%,封頂線不低於20萬元。五是醫療救助傾斜政策。民政部門在其規定的年度救助限額內對特困供養人員按100%救助,對低保對象按不低於70%救助,對其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按不低於50%救助。
出臺以上傾斜政策的同時,還同步建立樂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直接結算機制,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就醫只需支付個人承擔部分,其他費用由醫療機構與醫保經辦機構和救助機構結算,進一步方便貧困人口的看病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