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1日訊 今年上半年,民營經濟偏弱的黑龍江交出了一份讓人振奮的成績單——上半年,黑龍江省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3464.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7.7%,比全省GDP增速高1.4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全省GDP比重達到56.7%。
國有經濟林立,民營經濟偏弱是我省經濟發展的短板,這次公布的7.7%的增速由何而來,引人關注。
項目建設拉動、市場主體增加、技術昇級改造、諸多政策落實發力。這是省工信委相關人士分析的全省非公經濟發展向好的幾大原因。
數據顯示:2016年,全省工業實施500萬元以上的項目8188個,其中非公項目有7514個,佔總量的91.7%。非公經濟項目同比增長16.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54.3億元,同比增長7.7%;2017年上半年,全省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施工項目3528個。其中非公項目3153個,佔項目總量的89%。非公經濟項目同比增長21.3%,完成投資額652.3億元,同比增長10.1%。
『把2016年的數據拿出來,是因為我省在積極促進產業項目投達產。去年,我省投產項目6408個,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向前的新動力。今年下半年是我省工業項目開工旺季,因此,2017年非公經濟工業項目投資數據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省工信委中小企業局副局長崔玉東說,在這些項目中,體量大的企業已經形成了產業鏈條拉動效應。
以哈爾濱的汽車產業鏈條為例:今年2月福克斯兩廂版車型在福特哈爾濱工廠下線,吸引了13戶外來汽車配套企業落戶,也讓8戶本地企業提檔昇級後進入福特配套體系。而哈爾濱從汽車內飾、座椅、底盤零部件到汽車板剪切等汽車配套企業也開始躍躍欲試,並逐步顯現集群態勢。
市場主體不斷增加也是讓人驚喜的一面。據省工商局統計,2017年1~6月,全省私營企業累計登記戶數31.8萬戶,增長16%。個體工商戶累計登記150.2萬戶,增長10%。私營企業注冊資本16687.8億元,增長26.1%。
市場主體不斷增加的背後是我省創業創新活動的開展。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建立集聚人纔體制機制激勵人纔創新創業若乾政策的意見》《關於大力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意見》等一系列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2017年全省大學生創業人數增至16111人,同比增長38.7%;注冊企業增至2074個,吸納參與創業和帶動就業18221人,較上一年度翻了一番;2015年以來,全省累計新注冊成立科技企業7758家,累計新增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科技企業1358家,其中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科技企業83家。
技術改造昇級成為企業發展加速器。『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是我省產業昇級發展的路徑。去年出臺《黑龍江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指導目錄》,旨在引導支持企業對現有設備、設施、工藝及產品等進行改造昇級,配合『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昇級』專項行動,2016年全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昇級的投入大幅提昇。今年1~7月份,全省工業企業完成技術改造昇級224.8億元,同比增長16.8%。新技術、新設備、新生產線的應用促進了一批新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牡丹江等離子醫療滅菌設備、自動變速器等一批新品已經投入市場,為企業帶來可觀效益。
有利政策不斷落實成為我省企業發展的最大助力。去年以來,為支持我省企業發展,打造良好發展環境,我省出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50條措施,改造昇級企業若乾意見,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十項措施相繼出爐。僅2016年,我省就對358戶企業進行補貼或獎勵共7.45億元。今年為鼓勵新加入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我省拿出50萬元『重獎』,並且建立『臨規企業庫』,全力進行保障服務,力爭通過3年時間,使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5000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