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3日訊(記者 張雋珊 編輯 馬悅)記者3日從哈市政府獲悉,《哈爾濱市禁止野外焚燒秸稈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實施方案》日前發布。據悉,哈市將設立秸稈禁燒舉報電話(12369),24小時受理群眾舉報。
《方案》規定,加大對秸稈禁燒的督查和問責力度,嚴厲打擊故意焚燒秸稈行為。春季重點整治時段為3月15日至5月15日;秋季重點整治時段為10月10日至11月30日。各區縣(市)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對發現的野外焚燒秸稈苗頭要快速處置,對已發生的焚燒行為要及時進行勸阻、制止和撲救,對勸導無效、阻礙執法的要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予以嚴肅處理。
建立市級領導包區縣(市)、區縣(市)乾部包鄉(鎮)、鄉(鎮)乾部包村、鄉(鎮)村(屯)乾部包農戶和地塊的逐級包保責任制,形成以鄉(鎮)、村(屯)、農戶、地塊為單元的網格化管理體系。秋收前,各級包保責任人及其對應村屯農戶、包保地塊等信息將向社會公布,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責任明確、有據可查、落實到位。秸稈焚燒高發期,各級包保人員要對重點區域、部位、場所進行巡查、監控,實行駐守、值班,及時發現並制止焚燒秸稈行為,確保『不燃一把火、不冒一處煙』。一旦出現火點,將依法對所在地塊農戶進行處理,並追究包戶鄉(鎮)、村(屯)乾部和包村鄉(鎮)乾部的責任。
同時,各區縣(市)要因地制宜地推廣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等『五化』利用技術,促進秸稈綜合利用向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從源頭上控制秸稈焚燒現象的發生。要大力推動以秸稈還田為主的肥料化利用,加大還田技術普及,增加專用機械配置,逐步擴大秸稈直接還田面積,促進耕地質量提昇。要抓住全市大力發展畜牧業的機遇,擴大糧改飼面積,發展青貯飼料生產,為『兩牛』及肉羊養殖提供優質飼料,並積極推廣秸稈黃貯、微貯等技術模式,擴大飼料化利用比例。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秸稈綜合利用領域,推動秸稈造紙、可降解秸稈紙膜、生產有機肥、生物燃油、保溫磚、建築板材等多元利用,實現秸稈利用產業化發展。擴大秸稈食用菌基料化應用,培育壯大秸稈基料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發展水稻育苗基質、草腐菌類食用基質、花木基質、草坪基料等新興利用途徑,帶動秸稈基料化產業發展,提高秸稈基料化應用比例。
《方案》規定,秸稈禁燒重點整治時段,聯合督查組,實施分片督導檢查,並及時上報督導檢查情況。各區縣(市)政府要成立秸稈禁燒巡邏小組,對重點區域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檢查,並及時報告巡查檢查情況。市環保局要根據衛星遙感監測結果、督查巡查情況和舉報核查情況,對秸稈禁燒情況進行日通報。對轄區內未出現火點或出現火點較少、撲救及時、處理得當且未造成後果的區縣(市)給予相應獎勵;對出現火點的,按照火點出現頻率、造成後果、處置情況及有無失職瀆職行為等,采取約談、通報、追責等措施進行處理。
對在秸稈禁燒工作中措施得力、效果明顯的區縣(市),將在秸稈綜合利用政策上給予重點支持。秸稈還田作業方面,主要對玉米秸稈還田作業和還田機械購置給予補貼;秸稈收儲體系建設方面,主要對摟草機、打捆機、抓草機等秸稈收集機具購置給予補貼;打造秸稈加工利用產業方面,主要對秸稈飼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和規模以上秸稈造肥、板材、造紙、乙醇等項目給予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