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9日訊 一場傾盆大雨驟然降下,湍急的水流匯入新修建的砌石溝道,幾乎看不到垃圾和漂浮物,排水溝依舊清潔,這是近日松北區樂業鎮杏林村的雨中景象。『這在以往是無法想象的。以前一下雨,山洪便呼嘯而至,湧進村屯,雨後村內遍地淤泥,村民苦不堪言,曾發生水上炕、人被衝跑的險況,處處受災,村乾部愁的不知先去哪兒救災!』松北區樂業鎮杏林村書記、村長孫茂龍說,這是河長制推行以來,松北區開展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明顯成效之一,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實惠。
松北區有松花江、呼蘭河、肇蘭新河三條河流過境,主城區內修建的發生渠等內河水系也即將完工交付使用,水面及濕地面積廣闊,環境優美宜人,而水環境的保護和治理工作也顯得尤為重要。全面推行河長制是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河湖管理保護的重大決策部署,松北區以此為契機,積極推動水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河長管河治水新格局,努力將松北區打造成生態宜居的濱江親水新城區。
構建河流管護新機制推進落實河長制
松北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區級河長(松花江河長)楊慧說:『實施河長制,改變原有的「九龍治水」、「部門負責」為現在的「首長負責、部門共治」,各級河長是所轄河湖管理保護的直接負責人,要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和疊加責任,保護好每一條河流、每一個湖泊、每一塊濕地,真正做到守河有責、守河擔責、守河盡責。』楊慧介紹,河長制沒有改變原來部門的職責分工,而是通過河長制的實施,在黨委、政府的統籌和統一領導下搭建起一個合作與協作的平臺,各部門在區級河長的組織領導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協調聯動,依法履行河湖管理保護的相關職責。松北區作為哈爾濱新區的核心區,搶先抓早,先行先試,2次召開區常委會專題學習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推行河長制工作精神,研究推進落實河長制工作,審議通過了《哈爾濱市松北區實施河長制工作方案(試行)》,並將任務目標的完成時限比全市要求的時限提前了2~3個月。9月15日,松北區率先召開第一次河長制工作會議,這標志著松北區河長制工作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
目前,該區已完成河長體系建設,設立了區、街鎮、村三級河長體系,建立了監督檢查機制,實行問題清單制,分行業、分河流建立河湖保護管理問題清單,將各渠道發現的問題納入問題清單,建立臺賬,滾動管理,定期更新,形成一個完整的工作責任鏈條。『省市要求區級只需配備二級河道警長,我們卻克服了區內警力不足的實際困難,率先在全市實行了與「三級河長」相配套的三級「河道警長」,將「河道警長」延伸至46個行政村,以此來排查化解治水工作中不穩定因素,嚴厲查處涉水違法犯罪行為,為全面推行河長制保駕護航,構建起開展河道管理保護執法保障新格局。』松北區委常委、副區長、區級河長(呼蘭河河長)孫釗介紹說。『松北區轄9個街鎮,46個行政村,流域面積700餘平方公裡,三條過境河流總長度93公裡,再加上即將完工交付使用的內河60餘公裡,這使得我們管河治河任務尤為艱巨。』孫釗說,為了讓老百姓了解河長制,該區啟用了新建成的電子屏幕,以音影動漫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宣傳。
實施『一河一策』全面加強水體整治
『我區提前啟動了「一河一策」、「一河一檔」編制工作。』松北區副區長、區級河長(肇蘭新河河長)梁志君介紹,針對呼蘭河,該區編制了《呼蘭河流域松北區段水質達標方案》,方案已通過專家評審,此方案作為松北區呼蘭河推行「一河一策」主要遵循之一。針對肇蘭新河,該區以省政府下發的《肇蘭新河環境綜合整治規劃(2016—2020)》為依據,制定並印發了《肇蘭新河松北段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2016—2020)》,確定了近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遠期展望,堅持問題導向,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系統治理,全面推進轄區內肇蘭新河水污染防治工作,逐步改善肇蘭新河水質和生態環境,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保護和恢復河流生態,著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家園。
肇蘭新河是松北區『一河一策』先行試點河流,是該區河流水環境整治任務中的重點和難點。『從岸上到水上,從工業、農業到禽畜養殖和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推進河道清淤及河岸堤防加固工程建設,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方位加強環境管理,鞏固提高綜合整治效果。通過綜合整治,肇蘭新河目前綜合水質較2015年有所好轉,松北區慶豐橋斷面化學需氧量濃度年均值降低27%,氨氮降低30%,總磷降低10%,主要指標同比降幅近三成。』梁志君說,隨著河長制工作的深入推進,該區將加大對肇蘭新河環境綜合治理力度,確保過境水質不發生進一步惡化。據了解,在呼蘭河治理工作中,該區已投資近6000萬元,對松北區呼蘭河乾流堤防、回水堤及排水建築物進行昇級達標建設,通過一系列水利工程建設,提高了呼蘭河堤防防洪標准,建成呼蘭河親水生態岸線,實現呼蘭河岸線環境的整潔優美。
超前行動將『河長制』落到實處
孫茂龍如今又多了一個新頭銜——『河長』。『作為村級河長,我參加了區裡的培訓,明確了自己的管理范圍和職責,有了責任,有了壓力,也就有了動力。』孫茂龍說,杏林村地處丘陵區,加之一些農民私自開荒嚴重破壞植被及環境,導致洪澇災害嚴重,每到雨季,雨水肆虐,威脅村屯安全,影響村民正常生產生活,村民苦不堪言。自2011年起,區裡就開展了杏林山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有效控制了山水威脅,該村的新農村建設開始起步。孫茂龍告訴記者:『為進一步解決杏林山水土流失、控制山洪隱患,今年區裡出資500餘萬元,在我村現有溝道的基礎上,采用截流、疏導及植物措施等形式進行綜合治理,對部分溝道進行護砌擴建,配套修建涵洞、谷坊等建築物,並種植植被防治水土流失,目前工程仍在實施中,預計10月底全部完成。』談及此次的大力度整治,孫茂龍興奮地告訴記者,通過綜合治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以及山洪對村屯的威脅,村容村貌將得到很大改善,為杏林村的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安全保障,『現在村民拍手叫好,子孫後代再也不用擔心被水淹了!而我作為河長,今後要勤看、勤巡,管理好來之不易的建設成果。』
『水環境問題,表象在水裡,根子在岸上,治理既包括水體的治理,也包括岸線的治理。』松北區水務局局長、區河長制辦公室主任張春說,該區圍繞河長制相繼開展了『清障、清淤、清砂、清河』等各項整治工作。就在不久前,區級河長楊慧在巡河期間,發現集樂村西側排水溝被各種垃圾堵塞,威脅周邊區域排澇,造成溝道水質惡化,他隨即召集建設部門、水務部門及屬地太陽島街道辦事處召開現場辦公會,責令太陽島街道辦事處牽頭在5天內將排水溝內的堵塞物清除乾淨,一家房地產公司因阻塞排水溝而受到處罰。據張春介紹,自河長制推行以來,該區已投資100餘萬元,先後開展集樂排水溝清淤、肇蘭新河河道(肖家橋段、慶豐橋段)清淤行動。此外,該區還開展了以環境衛生整治、清障拆違為重點的沿江河道綜合整治工作,加大了對違法砂場的打擊力度,對沿江9家違法砂場進行了整治,對違法砂場的大規模存砂進行了清理。
松北區自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成效顯著。河長制是新生事物,松北區作為哈爾濱新區的核心區,在推行落實河長制工作中,將繼續發揮先行先試的作用,結合新區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新模式,充分發揮河長和相關職能部門作用,確保河長制工作落到實處,常抓不懈,努力打造生態宜居濱江親水新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