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稀罕事兒
搜 索
『85』後齊齊哈爾小伙任志為 一人橕起世界海拔最高書店
2017-10-15 08:13: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周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10月15日訊 32歲的齊齊哈爾小伙任志為,被游客們叫做『老任』,他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留著小胡子,穿著一件黑色立領布棉襖,腦袋後面常年紮個小髻,頗有世外高人的出離感。

  四年前,這個東北小伙在『你瘋了』的質疑聲中,辭去了在武漢月薪上萬的工作,跑到西藏海拔4740米的納木措湖畔,開了一家號稱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書店,在雪域高原過起了『一人一狗一書店』的素淡日子……

  自嘲是『糞青』每天出門撿牛糞生爐子

  在納木措湖畔住宿區,一排排模樣相似的鐵皮房子裡,一家名為『天堂時光』的書店醒目而有格調,白牆上寫著這樣一行字:『世界上最溫暖最有安全感的就是:我在。』

  這間35平方米的小屋裡,有一個紅色的郵筒,每年上萬張明信片被驢友們從這裡寄往世界各地。郵筒旁有一架電子琴,供人即興彈奏,牆角立著一個書櫃,上面擺著數百本書,大多關於生活、旅行和藏族文化。

  『這些書都是經過認真篩選的,裡面沒有「雞湯」。』『老任』跟生活報記者強調道。

  據『老任』講,『天堂時光』平均每月能賣四五百本書,客源主要是游客和藏民。這兩年賣的最火的一本書是美國作家加布瑞艾拉·澤文的《島上書店》,『曾經一個月賣過500多本』。『老任』在店裡養了一只名叫『卡卡』的哈士奇犬,性格溫順,任過往游客揉捏卻從不發飆,以至於他忍不住懷疑,自己是不是養了只假狗。

  高原清苦,這裡沒有熱水淋浴,經常停電,手機信號也時有時無,所有的生活物資都要靠卡車運送。可老任過得挺愜意,『當你放下手機,你會發現你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老任自嘲是個『糞青』,他每天拎著筐出門撿牛糞生爐子,倦了就靠在藏式沙發上打盹兒。偶爾會鎖上店門,牽著卡卡去納木措湖邊散步,興起時支上畫架,對著美麗變幻的湖水畫上一陣。撞見絢爛的晚霞時,這個外表粗糙的東北漢子會激動地突然眼角濕潤……他還經常凌晨去看星星,有時一個人,有時跟驢友結伴,『手可摘星辰』的壯美讓他迷醉,跟璀璨星河比起來,高原的寒冷和清苦似乎不值一提。

  捨棄上萬元月薪每年在海拔最高書店苦守七個月

  很難想象,四年前,『老任』過著完全相反的生活,身上不僅滿滿的煙火氣,甚至還有那麼點兒銅臭味。

  『老任』 16歲離開齊齊哈爾去當兵,退伍後輾轉多家國企、央企任職,曾被外派到德國進修兩年,游遍歐美。開書店前,他是武漢一家國企的中層乾部,每天工作三個小時,月薪過萬。那時的他,下班後常跟朋友們吃喝玩樂,『花一萬多買條腰帶連眼睛都不眨』。

  錦衣玉食的日子過久了,『老任』沒覺得舒坦,反而越來越迷茫,金錢和物質填不滿心底的空虛,他老覺得『活得特沒勁』。2013年4月,在倦怠感的催促下,『老任』踏上了旅程,他本打算趁著休假去西安散心,結果意猶未盡拐到了西寧,後來又琢磨著『既然已經走這麼遠了,那就乾脆去趟西藏吧』。

  在納木措湖邊,『老任』坐了一下午,碧水藍天之下,他的內心如湖水般澄澈而又安寧,這一坐,便再也挪不動步了。『我是在電話裡跟老板提出辭職的,他以為我瘋了,朝我喊「你這職位有多少人惦記著,你知不知道!」』『老任』嘿嘿一笑,他當然知道,可他這人挺倔的,一旦清楚地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就會堅定地走下去。

  在這雪域高原,如何維持生計?『文青』『老任』加盟了當地知名的『天堂時光』旅行書店,並在拉薩總店工作了四個月。2013年8月末,他回到納木措開了這家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書店。

  『老任』的這家書店每年營業七個多月, 10月末到次年4月初會進入冬歇期。下山後他一般會住在雲南,有時也去其他城市旅行。每年臨近年底,他會回齊齊哈爾老家探親,『我的父母很開明,他們很尊重我的想法,也比較認同我的生活方式。』『老任』笑道。

  在小小書屋裡邂逅無數有趣的靈魂

  一個人跑到這麼偏遠的地方開書店,日子是不是過得太『素』了?『老任』指指腦袋笑了,『如果你這裡是滿的,就不會覺得空虛,精神世界富足了,物質生活可以還原到最簡單的狀態,我現在的要求是「食能果腹衣能蔽體」。』

  事實上,『老任』並不孤單。無數個有趣的靈魂,在這家小小的書店裡相遇、碰撞,他那個破舊的藏式沙發上,每年有上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坐過,甚至包括中科院院士。游客們喜歡找『老任』合影,買書後請他在扉頁簽名,四年來簽了不下5000次。書店原本每天7時開門, 23時閉店,但 『老任』比較『任性』,遇上聊得來的多晚都行,有一回,他跟四位香港游客從22時暢聊到次日5時,天南海北地聊人生聊旅行。

  在納木措,熱心的『老任』不但幫游客設計行程,還慷慨把自己的感冒藥送給生病的游客。藏地風疾,書店裡暖黃色的燈光和熱水,曾溫暖過很多游人的記憶,身在北京的張炳皜便是其中之一。他告訴記者,旅行歸來後,他每天都會專門點開『老任』的朋友圈,看看那邊的景色和天氣,想知道那裡又發生了什麼趣事,『我以後還會去納木措的,第一次去是因為風景,第二次去應該因為那有「老任」。』今年8月,一位美籍華人第二次去西藏,他記得聊天時『老任』說過喜歡集郵,這回專程送去了自己搜集到的以色列信封和郵票。剛剛過去的中秋節,『老任』還收到了不少從遠方寄來的月餅和新茶,很多人其實只有一面之緣……

  『老任』幾乎每天都在朋友圈上傳納木措的風景,經常有以前的同事在底下留言:『最近太累了,等有時間我去找你。』

  『你以為挑起生活的擔子是勇氣,其實去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纔更需要勇氣。』這是『老任』寫在書店裡的一句話,『老任』笑稱自己其實是個大俗人,沒有游客傳得那麼『高大上』。很多人渴望『以夢為馬』,『老任』卻更欣賞倉央嘉措的那句詩『天下沒有遠方,人間都是故鄉』 ……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