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15日訊 『算出來了,曲亞鵬家的200平方米庭院地繁殖的馬鈴薯原原種可收入4100元。』日前,在青岡縣勞動鎮勞動村曲亞鵬家院內,一簇簇的『小土豆』被起出來並過秤算賬。圍觀的農民們興奮了起來,可曲亞鵬在高興之餘,卻有些不甘,他對記者說:『要不是今年氣候異常,頭一年栽種技術掌握不到位,這200平方米的地咋也得整到6000元。去年種的大田,也就鬧了個收支平衡。要想多掙錢,還得靠技術和好項目。』
據勞動村黨支部書記於寶江介紹:『這個項目是在青岡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鎮政府的牽線下,我們和綏化市的寒地黑土馬鈴薯研究所合作推廣的,研究所在我們村建設馬鈴薯原原種生產基地,由寒地黑土馬鈴薯研究所免費提供6000株脫毒馬鈴薯定植苗和生產原原種需要的安置網棚,並簽定了回收協議。所以我們也不用去找市場,更不用擔心賣不出去。同時,農戶不投一分錢,只需出200平方米的庭院地,並參與生產,就可在家中把錢掙到手。所以在我們村挑了5家貧困戶參與這個項目。』
目前,馬鈴薯原原種庭院生產項目已在青岡縣禎祥鎮、勞動鎮、連豐鄉推廣。
據我省著名馬鈴薯專家尹作全介紹,這次推廣的馬鈴薯原原種庭院生產項目主要是為了方便農村貧困戶和留守老人。由研究所提供技術、種苗和設施,農戶只出200平方米的庭院地和勞動力。通過對農戶的技術支持,一年種植兩茬馬鈴薯原原種,並保證回收種薯。農戶們學到先進農業技術,掌握了脫貧致富的本事。
收獲現場,綏化市扶貧辦副主任韓英超非常興奮的表示,如果用這個項目扶貧,就真正實現了零投入零風險,將扶貧由『輸血』變『造血』,不但能脫貧而且能致富,是一項真正的項目扶貧,技術扶貧。並且馬上著手對接工作,准備在全市范圍內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