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海純在給患者做診療。
湯藥讓愛喝酒的牧民服了
保證以後少喝酒
『在阿勒泰,腦梗患者比較多,過量飲酒是誘發疾病的主要原因。有一個叫馬河拉提(音譯)的患者因為腦梗被送進了醫院,他的家人說,他一天要喝三斤白酒,在這附近,馬河拉提的酒量並不算最大。』
今年5月,46歲的馬河拉提被送進醫院時生命垂危,在冰城醫生的全力搶救下躲過一劫。他的親友來看望他的時候,還給他帶來了酒,都是60度以上的高度白酒,還有大塊羊肉。親友說,他的酒量還可以,每天都要喝三斤,和當地的不少人一樣,除了早晨不喝,中午和晚上都喝。阿勒泰地區蔬菜品種比較少,只有西紅柿、黃瓜、白菜、土豆、茄子等,牧民們以肉食為主。當地人介紹說,村民們每年冬天都要吃一頭牛和三五只羊,這樣的高脂食物,也加大了腦梗發病的可能性。在周海純的一再挽留下,馬河拉提在腦梗急性期過後仍然留在了醫院。周醫生每天給他配湯藥,幫他針灸,馬河拉提重新開始練習走路和說話。一個月以後,他用有些含糊的漢語對周醫生說:『謝謝你。』
周海純說:『以現在的醫療水平,在腦梗急發期挽救患者的生命,已經不是問題,最大的難題是如何讓他們長時間、有質量的生活。』在下鄉義診時,醫生們發現,一些腦梗患者在急性期後陷入了不能自理的生活狀態,長期臥床使他們引發了肺感染、泌尿感染,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後,一些身體弱的患者即便保住了性命,但他們的生活質量很差。
『馬河拉提對我說「謝謝」之後,我真的很高興,因為他開始了新的生活,聽從了我的勸告,答應我以後少喝酒,少吃肉,多吃蔬菜。還有就是我們找到了一種方法,能幫他們更好的治病。此外,當地政府預計建設一個康復中心,以後可以幫更多牧民減輕患腦梗後的痛苦。』周海純說。
院外急救迫在眉睫
派來的急救人員是妻子
『一直以來,這裡需要一支能與哈薩克人順暢溝通的院外急救隊伍,當這個隊伍的負責人從哈爾濱派來的時候,我樂了,因為派來的是我媳婦兒。』
在阿勒泰地區有一支120急救隊,負責院外急救工作,但是與需求量相比捉襟見肘。首先是這個地區太大,人員分散,需要更多的院外急救人員;其次當地哈薩克族人比較多,語言溝通不易,有時候說不清地址,這對急病或是外傷患者來講是很危險的。今年6月,哈爾濱市120急救中心派人來組建了哈薩克急救隊,負責人是周海純的妻子郭蕊珠,還帶來了他們的兩個孩子大琦和小琦。
夫妻倆都來到了阿勒泰,白天周海純去醫院出診,有時要騎著馬到村子裡去,郭蕊珠也忙著院外急救。周海純說:『剛來的時候,孩子們在生活方面很不習慣。大琦沒有玩具,也沒有小伙伴,整天不高興。小琦沒有喜歡吃的食物,每天喝四五袋酸奶,前面的四顆小牙都被腐蝕了。可是孩子們還挺懂事的,很少哭鬧,也從不耽誤我們的工作。我給大琦辦了寄讀,現在他每天上學,可以和同學們一起上學、一起玩了,小琦也在一天天地適應戈壁上的生活。』
『盡管仍然有很多不便,但我還是挺自豪的,我覺得我們夫妻的工作很有意義。雖然當地人的語言我們不能完全聽懂,但他們病愈後的笑容,我們能看懂!』周海純說。(圖片由周海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