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17日訊 這是一支從四面八方迅速集結的隊伍。今年5月,全省定點駐村扶貧工作推進會議暨駐村乾部誓師大會後,1778個駐村扶貧工作隊、5471名駐村扶貧乾部立即背起行囊,肩負使命,大步奔赴貧困村;
這是一支不拔窮根絕不撤退的隊伍。他們來自機關、企事業單位,從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走進田間地頭,在脫貧攻堅一線當起精准識別『調查隊』、致富項目『工程隊』、扶貧政策『宣傳隊』、基層黨建『教導隊』;
這是一支充盈著擔當熱血與奮斗精神的隊伍。他們抱定要讓山村換新顏的信念,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不斷改變著幫扶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切實解決了一大批關乎民生的熱點難點問題,溫暖了百姓心窩,贏得了群眾信任。
在進駐幫扶村100多天裡,駐村乾部牢記組織重托,堅持『身入』『心入』『融入』農村,上接『天線』尋資金、找項目,下接『地氣』攏隊伍、聚民心,奏響了黑土地扶貧攻堅的恢宏樂章。
從省、市、縣三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中,選拔優秀乾部組成駐村工作隊,使其發揮政策優勢、資源優勢、信息優勢,全力以赴推進脫貧攻堅
駐村工作隊選配得強不強,直接關系扶貧工作成效和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我省把駐村扶貧工作作為培養鍛煉乾部的重要措施,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為推動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致富注入新的動力。其中,哈爾濱市發揮省會城市乾部人纔資源優勢,市級抽調288人組建96個駐村工作隊,幫扶貧困村數量佔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村總數的59%。
為讓駐村工作隊下得去、融得入、乾得好,沒有後顧之懮,安心安身做好駐村扶貧工作,省委建立健全駐村扶貧工作管理機制。省委組織部制定《黑龍江省定點駐村扶貧工作隊及工作隊員管理辦法》,從選派、管理、考核、問責、服務、保障等方面建立完善管理體系,得到國務院扶貧辦的充分肯定。同時,研制開發手機APP軟件,實現考勤請假、入戶調查、信息傳遞、數據報送等功能信息化、規范化管理。制定了《黑龍江省駐村扶貧乾部激勵保障辦法(試行)》,從培養使用、表彰獎勵、待遇保障等方面提出16條具體政策措施,加強人文關懷,強化激勵保障。建立了駐村工作隊幫扶資金、工作經費和駐村乾部生活補貼制度,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各市縣也積極加大駐村工作隊的資金保障力度,推進落實駐村乾部體檢、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待遇,保障工作生活條件,協調解決食宿及越冬難題。各級各部門也給予高度重視,90%以上派出單位主要領導到村調研走訪,主管領導平均每月帶隊到村指導工作,幫助研究幫扶思路,支持駐村工作隊開展工作。
進駐100多天,全省駐村工作隊『下沈』到扶貧最前線,走訪貧困戶14.3萬戶,解決水、路等問題2457個,為村民辦實事3.1萬次。
51歲的駐村扶貧乾部胡濱,突發心梗倒在扶貧路上,留下最後一句話是:『現在是農忙季節,中午去走訪能找到人、了解到真實情況』
『每年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不少於240天,專職負責扶貧工作,幫扶期限直至2020年,期間貧困村貧困戶退出後也要持續做好幫扶工作。』這是省委對駐村工作隊的要求。
入駐之時,正值全省脫貧攻堅『回頭看』的關鍵時期,駐村工作隊進駐幫扶村後,沒有緩衝,直接投入戰斗,與鄉村乾部一道集中力量開展精准識別,白天逐戶走訪、宣傳政策,晚上填表算賬、整理檔案,每天起早貪黑,甚至連續通宵工作。有的風吹日曬、皮膚黝黑;有的工作連軸轉,連續20多天沒洗過澡;有的帶病堅持工作,輕傷不下火線。
林甸縣四季青鎮宏豐村定點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榮麗穎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扶貧姐』,她是省派140個駐村工作隊中唯一一位女隊長,『跑』田、『跑』水、『跑』項目,巾幗不讓須眉。
哈爾濱工業大學駐村工作隊隊長王欣進駐幫扶村時孩子剛出生,愛人還未出院,他一走就是20多天,沒回哈爾濱看過孩子一眼。
51歲的駐村扶貧乾部胡濱,突發心梗倒在扶貧路上,留下了最後一句話『現在是農忙季節,中午去走訪能找到人、了解到真實情況。』
……
駐村扶貧工作隊的每位成員,懷揣把他鄉當成故鄉的情懷,在脫貧攻堅一線執著奉獻。『駐村扶貧算的不只是經濟賬,更是感情賬。』駐村工作隊深諳此理。他們說,『貧困地區條件差、交通不便、教育醫療落後,群眾生產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只有把這些事時刻放在心上,用心用情去幫助群眾解決難題,纔能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傳遞到群眾中,成為群眾的貼心人。』
駐村工作隊入駐以來,通過深入走訪調研,對貧困戶都做到『五清』(即家庭情況清、致貧原因清、收支狀況清、脫貧方向清、困難問題清)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宣傳落實扶貧政策,因地制宜地幫助研究致富思路,想方設法地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實打實地幫到群眾的心坎上,讓群眾在一樁樁、一件件實事中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溫暖。
在全省脫貧攻堅『回頭看』檢查驗收中,11295戶農戶對駐村工作隊綜合滿意度達到97.27%。
謀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374個,受益貧困戶3.6萬戶,駐村乾部『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外在推力,激發了貧困地區『寧願苦乾、不願苦熬』的內在動力
在第五屆綠博會上,省委組織部組織140支駐村工作隊的展位著實搶眼:近百個品類、192個品牌、424種農產品非常引人注目。更亮眼的是在展會期間的『特色產業扶貧產銷對接會』,阿裡巴巴公司等67家農業龍頭企業、大型商超、網絡電商、貿易協會,與參展的駐村扶貧工作隊、貧困村代表進行對接,共簽訂意向性訂單27份,總金額達1.1億元。幫助貧困村與市場、企業對接,拓寬產品銷路,解決『賣得好』問題,推動產業扶貧發展。
省編辦駐村工作隊探索建立『企業(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扶貧模式,有效解決農民種糧難、賣糧難、賣不上價問題。
省委組織部、統戰部、哈醫大駐村工作隊積極推進『小菜園』經濟,利用農戶房前屋後菜園種植綠色蔬菜,通過網絡營銷、私人訂制的方式進行銷售,增加貧困戶收入。
『有哪方面的優勢就用足它,有哪方面的特長就用好它,有哪方面的能力就用活它,在自身資源利用上實現最大化,這樣就體現出部門的幫扶特色,也在解決問題上顯示出力度效果。』各駐村工作隊對此都有切身感悟。
截至目前,全省駐村工作隊共謀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374個,總投入15.2億元,受益貧困戶3.6萬戶,駐村乾部『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外在推力,激發了貧困地區『寧願苦乾、不願苦熬』的內在動力。不少貧困村屯的面貌已發生喜人變化:收入多了,苦惱少了,脫貧有了希望,日子漸漸紅火。
駐村工作隊走了怎麼辦?不少人有這樣的疑問和擔心。駐村乾部鏗鏘有力地回答:既要留下一筆好成績,更要打造一個好堡壘。
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後,始終把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扛在肩上,深入實施『四培育工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村乾部、把村乾部培養成致富帶頭人),努力增強村級組織活力,提高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本領。堅持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工作緊密結合,與貧困村黨員群眾共議脫貧大計,共謀發展思路,共同研究幫扶措施、產業項目、發展集體經濟等,教育引導群眾脫貧發展要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乾,克服『等、靠、要』等依賴心理,樹立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理念,堅定脫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在『七一』、防汛期間等重要時間節點,省委組織部統一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統一安排防汛救災工作,讓駐村工作隊乾在先、衝在前,帶領村裡黨員群眾攻堅拔寨,成為脫貧攻堅的先鋒隊、突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