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7日訊 今年以來,鶴崗市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全市的『一號工程』狠抓落實,圍繞『六個聚焦』助推脫貧攻堅一路『攻城拔寨』,為打贏今年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聚焦『組織領導』,全面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多次組織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扶貧工作,並確定17名副市級以上領導乾部每人都有定點包扶貧困村和貧困戶的任務。工作中,鶴崗市還制定了10個工作方案,出臺10餘項行業扶貧政策,明確了市、縣、鄉(鎮)、村四級扶貧和脫貧責任,並逐級簽訂了脫貧攻堅責任書。同時還建立了督查和考核機制,不定期進行督查巡查,確保脫貧攻堅快速推進。
聚焦『幫扶滿意度』,全力推進駐村幫扶工作。成立了市、縣、鄉三級定點駐村扶貧工作辦公室,向全市60個貧困村派駐了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對每個貧困戶都確定了幫扶工作責任人,真正實現了貧困村、貧困戶幫扶工作全覆蓋。今年,各駐村工作隊、幫扶單位累計投入幫扶資金450餘萬元。通過積極發揮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和幫扶責任人的作用,切實提高了群眾對幫扶工作的滿意度。
聚焦『據實精准』,全面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工作。按照黑龍江省脫貧攻堅『回頭看』工作動員會議要求,鶴崗市從『零』開始狠抓精准識別、精准退出工作,將符合標准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對不符合條件的全部剔除。同時還推進檔案管理規范化,使全市建檔立卡村、戶檔案全部實現了規范化、標准化設置和管理。
聚焦『產業扶貧』,全力激發扶貧造血功能。今年重點發展了五類產業,項目落地後,可帶動全市80%貧困人口穩定脫貧。一是發展光伏產業,今年投資1.78億元將光伏產業項目覆蓋綏濱縣53個貧困村,今年底並網發電後每個貧困戶每年可實現穩定增收3000元。二是發展畜禽養殖產業。今年綏濱縣又新建15個肉鵝養殖基地,為貧困戶提供雛鵝補貼、技術指導、成鵝回購一條龍保障政策。蘿北縣在金沙村建設肉牛養殖基地,通過畜禽養殖,實現貧困戶年均增收2000元。三是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產業。今年全市重點推進了400餘棟超級育秧大棚二次利用,發展番茄、辣椒、花臉蘑等蔬菜種植及深加工項目,實現貧困戶年均增收2000元。四是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今年發展林下參種植面積1000畝,種植大榛子930畝,竹柳4500畝,中草藥4700畝,實現貧困戶年均增收1000元。五是大力發展水產養殖產業。今年全市建成4個部級水產養殖基地,水產品總量達到1640噸。建設萬畝以上稻田養魚示范區9處,稻田養魚總面積達35萬畝,實現貧困戶年均增收1500元。
聚焦『三保障短板』,全面落實行業扶貧政策。制定出臺了十餘項行業扶貧政策,為扶貧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其中在住房保障方面,通過新建、維修等形式,分類分批解決貧困戶住房問題,目前已竣工848戶。在醫療保障方面,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醫療保障政策,並對全市30個村衛生室進行了改造,使制定的醫療保障政策基本落實到位。在教育保障方面,通過『兩免一補』、大學免息助學貸款等政策,確保貧困學生不會因貧輟學。在安全飲水保障方面,在爭取國家和省政策資金的基礎上,投資5199餘萬元實施飲用水安全改造工程。在兜底保障方面,強化貧困人口的動態監測,推進農村低保和扶貧工作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實現低保標准和扶貧標准『兩線合一』。
聚焦『資金使用和管理』,建立健全資金保障機制。加強資金投入和監管,在資金使用上,鶴崗市嚴格執行《黑龍江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並加大對資金的監管力度。同時還建立了扶貧資金投入增長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從而形成了多元化的投入增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