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鐵局多舉措 扶貧送大鵝修新路
2017-10-18 10:16: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英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18日訊(記者 孫英鑫 編輯 馬悅)17日,哈爾濱鐵路局在扶貧村—黑龍江省綏化市綏棱縣泥爾河鄉衛星村,簽訂扶貧養殖、種植農副產品回收協議,其出資修建的村綜合服務中心和鄉村公路也正式投入使用。

衛星村黨員活動室一角。東北網記者 孫英鑫 攝

  今年5月份,哈爾濱鐵路局積極對接包保衛星村扶貧工作。哈鐵局黨政主要領導在衛星村實地考察,制定《扶貧工作三年規劃》,明確構建和壯大四個產業項目,規劃五個基礎建設項目。哈鐵局成立駐村工作隊,逐戶探訪,為貧困戶建檔立卡,目前,已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共91戶275人,其中保留貧困戶82戶255人,新識別9戶20人。

發展養鵝產業助村民脫貧。東北網記者 孫英鑫 攝

  哈鐵局聘請省農科院畜牧專家,考察慶安、呼蘭、雙城、阿城、綏濱、依安和富拉爾基等8個養鵝縣區,投資60餘萬元,興建了村集中養殖基地、購買了一萬只成長期快、肉質優良、飼料普及的匈牙利品種鵝雛,采取集中(村集體)+分散(貧困戶)的運營模式構建養鵝產業。

  『在過幾天鐵路的人就要來回收大鵝,我們家這46只鵝能賣5000元左右呢,快趕上一年租地的錢了』64歲的衛星村村民閆鳳和高興的說,鵝雛都是工作隊免費發給他們的,鵝養大後還高於市場價回收,讓他們真正享到了實惠。

  據悉,哈鐵局在村裡建設了1.2萬平方米的肉鵝養殖基地,將4000只鵝雛集中養殖,其餘6000只分給貧困戶個人飼養,免費為養殖戶進行了消毒、技術等方面的培訓,並負責對外銷售。目前,肉鵝成活率達到90%,平均重量在10斤以上,已進入銷售階段,按市場價格估算,萬只肉鵝經百餘天的養殖周期後,將產生近百萬元的經濟效益。

  扶貧先扶志,哈鐵局充分發揮村黨支部、黨員的帶頭示范作用,在全村60名黨員中選樹了水稻種植能手萬鳳群、養豬能手王永安、養鵝能手許耀東等一批黨員典型,作為引領村民實現致富目標的標兵。今年7月,哈爾濱鐵路局投資110餘萬元修建『村民綜合服務中心』,包括黨員活動室、文化活動室、醫療衛生室、圖書閱覽室、電商室、便民服務室和治安室。其中黨員活動室配備電教設備和科教、農業書籍,讓『黨員之家』功能更加完善。

  要想富,先修路,今年8月份,哈鐵局投資百餘萬元,在原有土路的基礎上平整、墊砂、碾壓,采用混凝土澆築的方式,重新硬化了從衛星村到鄉政府2.45公裡的鄉村道路,方便村民春耕秋收、趕集,為村民鋪就一條致富路。

責任編輯:馬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