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20日訊 『多虧了區裡的好政策,我們既創辦小菜園,還能帶動村民就業。』日前,友好區青山村黨支部書記陳廷利感慨地說。陳廷利作為一名基層黨員乾部,帶領青山村的農民搞蔬菜種植、水產養殖、民宿旅游等,形成了全村人人有事乾、家家有收入的局面。這是友好區開展『兩學一做』,打造全域旅游,實現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伊春友好區結合本地優勢,抓住機遇,以『黨建+旅游扶貧』為突破口,實現黨建工作和旅游產業發展兩促進、雙提昇,進一步推進精准扶貧,成了該區工作的重中之重。
將黨員聚在產業鏈上
該區在穩步推進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的基礎上,牢固樹立『抓發展必抓黨建』理念,將支部建在產業上,讓黨員聚在產業鏈上。以扶貧資金撬動社會資本,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著力打造生態旅游和綠色種養,大規模種植藍莓、蔬菜、瓜果、苗木,養殖森林豬、森林雞等。黨員服務隊無償提供技術服務,為種植、養殖戶提供現場指導,形成規模種養。同時,有條件的黨組織嘗試著以個人集體入股的方式,把聯建變成共建,從旅游、產業、人文、新農村等多個領域向游客展示『景美、人和、業旺、貌新』的地方特色。該區積極發揮擴散效應,深化創業帶富工程,把黨員、致富能人聚在產業鏈上,鼓勵黨員積極領辦、創辦產業示范基地,引領黨員、群眾圍繞生態旅游、旅游工藝品加工、土特產品開發、農家樂等致富產業,形成集『游、看、學,吃、住、娛、購』功能於一線的『美麗黨建長廊』。
聚力聚氣多點結合
該區融合全區60個基層黨組織力量,發揮黨組織及黨員在景區接待、民事調解、環境衛生治理、導游服務、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帶頭作用,為打造全域旅游『聚力』。同時,通過優化服務質量,將黨組織陣地建設與旅游發展深度結合,創新景區黨員服務平臺,為友好區旅游行業『聚氣』。今年,該區將利用全區7個社區設立黨員服務驛站,在景點售票窗口、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建立黨員先鋒崗,分設來訪接待、信息諮詢、黨員承諾公示和成果陳列展示『四大服務區』。在黨員服務驛站配置黨史圖書、黨史音像資料,聘請義務解說員、志願者服務隊,做好日常接待,將黨員服務驛站建成接受游客群眾求助、彰顯黨員優質服務的窗口。
黨員帶頭活躍在景區
為了促進黨建工作在旅游服務中的推動作用,友好區黨組織凝聚乾群關系,優化活動載體,找准景區黨建服務旅游的切入點,為友好旅游『聚金』,該區推行了『1235』景區黨建機制,即開通景區黨員服務熱線,設立黨員責任崗、黨員示范崗『兩崗』,完善景區黨建聯席會議、旅游企業黨組織聯建、駐景區黨組織聯動共建『三聯』制度,踐行游客求助、衛生監督、糾紛調處、秩序維護、安全防范『五承諾』。同時,在各景點常年開設黨員服務熱線,設立黨員服務責任區、示范崗,在各景點掛出醒目的『景區黨員責任區示意圖』,設立旅游諮詢服務崗、景區秩序維護崗、公共衛生管理崗等,讓黨員有位有為。景區還為『農家樂』等個體經營中的黨員經營戶設立『共產黨員經營戶』標志牌,印制『共產黨員服務卡』,將黨員身份亮出來,帶頭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各景點成立『景區青年志願者工作室』,把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與弘揚志願者精神相結合,建立志願服務檔案,創設志願服務平臺,組織黨員、青少年為游客排懮解難,以熱情服務迎來游客,以真情服務贏得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