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踐行『美麗』在路上 佳木斯市美麗鄉村建設觀摩暨現場推進會側記
2017-10-23 09:40:10 來源:東北網-佳木斯日報  作者:吳雙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23日訊 金稻花香,寬道新綠,白牆黛瓦,鄉韻悠長……如今的農村好似一幅水彩畫,一個個村、一群群人,一步一筆將美麗潤染開來。

  美麗鄉村建設絕非易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市新農村建設昇級美麗鄉村建設走過了十年,這十年,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有這樣一群人在無聲堅守,有這樣一個團隊在默默付出,他們用智慧和汗水譜出了我市鄉村的變遷曲,他們辛苦扮靚的農村傳遞著最美的訊息。

  日前,在全市美麗鄉村建設觀摩暨現場推進會上,記者有幸采訪到這個團隊,親眼目睹了作為美麗鄉村建設領路人的他們如何讓小村的美麗一寸寸清晰。他們是由市農委副主任李應文帶領我市新農辦及相關科室負責人組成的16人團隊。在美麗鄉村建設關鍵節點時期,他們分別『組團』走進湯原、樺南等地的村屯,通過實地觀摩各地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中的新亮點、新成效這一常態化工作形式,掀起了我市各地美麗鄉村建設『互看互學互比』的熱潮。

  近期,『小城鎮——閆家村』是個高頻詞匯。觀摩當日,『觀光團』成員沿著新建的主街道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比較。『這個主街道鋪設得挺寬,有6米,會車夠用。』『這個地下排水設計得特別好,邊溝修得也不錯。』……一個人打開了『話匣子』,大家便無所顧忌地交流了起來。

  『蜿蜒的水泥路變身平整的大馬路,環境好了,讓生活在其中的農民的日子有了滋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那是以前,現在全村的所有巷道都是水泥路,我們愛美的女同志也能像城裡人一樣敢穿白鞋出門了。以前車跑過去,後面一溜灰,回家要是不洗頭,晚上睡覺枕巾保准黑一片,現在車隨便跑幾趟都沒啥灰,真沒想到我這把年紀的人了還能趕上國家的這樣的好政策,我必須好好收拾一下小院,可不能拖咱這美麗小村的後腿,你說是不!』今年50歲,留守在家照顧老人的盧子榮大姐一邊跟記者聊著天,一邊麻利地收拾著自家小院的雜物。

  『大姐,你認識這個人嗎?』李應文指著陪同的閆家鎮鎮長劉波向盧子榮發問。

  『哈哈,咋能不認識,這是我們鎮長呀,修路的時候天天在這邊監工呢!』盧子榮大姐爽朗一笑。

  『劉鎮長,請告訴我這位是咱們縣裡負責什麼工作的,他叫什麼名字?』指著樺南縣農業局新農辦主任汪漢,李應文轉頭向劉波提問。

  『這老汪我熟得很,這位縣裡農業局新農辦主任常常來指導我們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而且還老上我們這突擊檢查,嚇唬我們呢!』劉波說這話時,手用力地在汪漢肩膀上拍了一下,然後兩人相視而笑。

  『今年關於美麗鄉村建設,縣裡給鎮開過會沒有?』『經常開。』

  『方案實施過程中,有壓力沒有?』『有壓力找縣裡都是全力配合的。』

  『未來有何計劃?』『今年把基礎設施建好,明年加強綠化。』

  一問一答中,詮釋了乾部和群眾的心緊緊相連景象,美麗鄉村建設這一紐帶深植人心,鄉村因變而美,生活因美生甜。

  走進梨樹鄉東柞村,大家立刻被東柞村正在建設的村口景觀帶的村貌所吸引:尋遍村落不見半點兒垃圾,家家戶戶窗明幾淨,房前屋後綠樹環繞,大小村道潔淨如洗,清幽花香隨風襲來。觀摩工作人員嘖嘖贊嘆:『東柞村不愧是樺南縣生態魅力名村;每家每戶自己栽種花草,全村到處花草芬芳,不僅整治了衛生,還潔化了「心靈」,改善了村風民風。』村裡工作人員在介紹了該村美麗鄉村建設經驗後,感嘆地說,現在,村裡的矛盾糾紛事件大幅減少,鄰裡和睦,家庭和諧。

  隨後,大家在東柞村召開了現場工作會議,樺南縣就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情況作了匯報。富錦、樺南、樺川、郊區等8個縣(區)的新農辦負責人作交流發言。李應文總結新農村建設工作推進情況,並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李應文說:『大家都看到了,今天我們去的不是做得好的典型村,都是正在建設中的鄉村。咱們一共看了樺南縣的6個村屯,都沒有垃圾,有的是鮮花繞牆,看到的都是村民臉上幸福的笑容,這些都是美麗鄉村建設帶給我們的最好反饋。』

  『大家走過的一路艱辛,換來了鄉親們一個個滿意的肯定。看著農村每天都發生著新的變化,看著村民們的日子過得舒坦了、紅火了,纔是我們作為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者最幸福最滿足的時候。』李應文表示,美麗鄉村建設,他們一直在路上,協調各股力量幫上一把,定能加速鄉村蛻變的速度。

責任編輯:馬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