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4日訊 23日,記者從省政府獲悉,《黑龍江省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動計劃》出臺。《計劃》要求,要確保感染者和病人基本醫療、基本養老、基本生活保障等權益。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5%以上。男性同性性行為人群艾滋病相關危險行為減少10%以上。艾滋病母嬰傳播率下降到4%以下。符合治療條件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療比例達9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和病人治療成功率達90%以上,累計接受中醫藥治療的人數比2015年增加一倍。
A檢測諮詢
縣級以上醫療機構應具備艾滋病檢測能力
各地根據實際需要設置艾滋病確證檢測實驗室,各市(地)和疫情嚴重的縣(市、區)應當具備確證檢測能力;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婦幼保健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具備實驗室艾滋病檢測能力;有條件的監管場所和檢驗檢疫機構應當設立艾滋病檢測實驗室或快速檢測點。
要完善承擔艾滋病防治任務定點醫院補償機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落實艾滋病防治人員衛生防疫津貼、醫療衛生津貼等特殊崗位津貼補貼,在績效工資分配上適當進行傾斜。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要對出入境人員開展艾滋病監測,及時向衛生計生部門通報疫情。
艾滋病、性病檢測逐步納入婚檢
主動為有感染艾滋病風險人員提供檢測諮詢服務,通過網絡、電話預約和主動服務等手段,方便有意願人群接受檢測服務。
有條件的地區要逐步探索將艾滋病、性病檢測諮詢納入婚前自願醫學檢查和重點公共場所服務人員健康體檢,探索開展艾滋病自我檢測。
B綜合乾預
賓館等公共場所擺放安全套
依法從重處罰容留與艾滋病傳播危險行為相關活動的場所和人員。嚴厲打擊利用感染者身份的違法犯罪活動。要全面落實賓館等公共場所擺放安全套有關規定,要明確放置安全套或者設置安全套發售設施的公共場所。加強男性同性性行為人群疫情和危險因素監測。加強醫療衛生機構性病防治能力建設,並將性病診療服務與艾滋病預防乾預緊密結合。
對艾滋病兒童提供治療隨訪
各地要保持供應臨床的血液全部經過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核酸檢測。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新婚人群、孕產婦等重點人群做好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諮詢檢測服務。對感染艾滋病的孕產婦及所生兒童提供治療、預防性用藥、監測、隨訪、轉介等系列乾預服務。
在疫情嚴重的地區依托醫療機構開展中醫藥防治工作。在有較好的工作基礎的地區開展中西醫綜合治療試點,積累試點經驗,逐步擴大試點規模,形成區域防治中心,擴大周邊輻射范圍。
C救治救助
將自願接受治療感染者納入治療范疇
衛生計生部門要將所有符合治療標准、自願接受治療的感染者和病人納入治療范疇。進一步規范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管理,將艾滋病治療與管理模式由以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為主導,逐步過渡到以定點醫療機構為主導。要加強感染者和病人中結核病等機會性感染疾病的篩查和診斷,做好治療和隨訪服務工作。加強流動人口中感染者和病人治療工作,探索建立異地治療工作機制和保障機制。
確保感染者和病人醫療養老等權益
保障感染者和病人就醫、就業、入學等合法權益。醫療衛生機構要強化首診(問)負責制,對診療服務中發現的感染者和病人,做好接診、轉診和相關處置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或者拒絕診治。各部門要認真落實社會保障政策,加強相關社會福利、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等政策銜接,確保感染者和病人基本醫療、基本養老、基本生活保障等權益。保障受艾滋病影響兒童接受教育的合法權益。
為艾滋病致孤兒童及時足額發放生活費
要建立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准自然增長機制,為艾滋病致孤兒童和感染兒童及時、足額發放基本生活費。要加強對生活困難感染者和病人生活救助,將政府救助與社會關愛相結合,加強對感染者和病人愛心幫扶、情感支持、臨終關懷等工作。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感染者和病人進行幫扶。
D宣傳教育
落實初中6課時、高中4課時防艾教育
要切實落實初中、高中、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的教育工作。落實初中學段6課時、高中學段4課時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時間,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在新生入學時發放預防艾滋病教育處方、在入學教育中開展不少於1課時的艾滋病綜合防治知識教育,高校每學年每個在校學生接受不少於1課時預防艾滋病知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