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27日訊 走進位於肇東市城區的植物生態博覽園,95公頃的造林面積裡栽植了楊柳、榆槐、花果松等10大類40個品種共24萬株植物,這裡既是城市的『綠肺』,又成為百姓參觀、游覽、欣賞生態園林的好去處。記者在這裡了解到,肇東市抓住哈爾濱實施『萬傾松江濕地,百裡生態長廊』機遇,高標准、高起點推進濕地旅游業轉型昇級、提質增效。結合區域自然、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沿松花江百裡文化旅游產業帶,提昇旅游資源開發整合的廣度和深度。

集旅游、農業、漁業於一體的肇東千鶴島濕地。
如何實現旅游產業『既叫好又叫座』?肇東市通過創新形式拓展載體,借助網絡平臺、廣告媒體、培訓導游、編輯圖書等措施,多渠道推送、多平臺發聲、多方式宣傳、多角度解讀,全力宣傳推介肇東文化旅游產業。從肇東微博公眾平臺入手,開通『肇東文旅』和『奔跑吧項目建設』等微信公眾平臺,對肇東文化歷史、自然景觀、產業動態等具有優勢資源和鮮明特色的旅游品牌進行推介。在哈大齊高鐵運行之際,利用《生活報》等隨車媒體進行為期一周的推廣。通過聯合交通部門,在哈大高速路和301國道兩側設立景區宣傳牌和交通指引牌,有效提昇了肇東文化旅游產業的整體形象。依托公開選拔,經過筆試、面試、模擬測試環節,招聘並培訓了首批20名導游員,基本達到專業導游標准,已在數次大型接待、展會活動中嶄露頭角。
為維護旅游市場良好發展環境,肇東市以提昇服務質量為主線,強化旅游市場監管,保障旅游安全、規范旅游行業。成立了由旅游、文旅辦、安監、交通、交警、物價、食品藥品等部門組成的旅游市場秩序監督工作領導小組。重點監督檢查市內8家旅行社及星級酒店、旅游景區的經營管理情況。通過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對部分景點旅游觀賞性、娛樂性發展滯後,停車場、游客接待中心等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備且安全設施配備不全、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進行查處。重新公布了旅游投訴熱線,完善提昇肇東旅游網,開展旅游服務質量游客滿意度調查,使旅游市場得到有效監督。
如今,旅游產業已成為肇東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差異化各具特色的風情小鎮已初具雛形。目前,肇東域內東發、澇洲、西八裡、四站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為生態濕地游覽觀賞的動力源。東發辦事處以養老養生為主題打造『樂活東發』;澇洲鎮以冬捕漁獵為主題,做大做強大似海旅游度假村,打造『水鄉澇洲』;西八裡鎮以綠色生態為主題,開發開放八裡湖濕地生態園,打造『生態西八裡』;四站鎮以金源文化為主題打造『古鎮四站』;黎明鎮以觀光農業、綠色采摘為主題,打造『綠色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