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30日訊 金秋黑土地,又迎豐收年!在喜慶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日子裡,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與省農墾總局攜手開展《金秋黑土地直播北大荒》大型融媒體活動,通過掌上直播,把北大荒現代化大農業的壯美畫卷盡情展現。本報全媒體采訪組首次采用立體式交叉報道,運用先進的無人機拍攝,手機網絡視頻直播,采用主持人同期聲現場解說,把受眾視線直接帶到收割機縱橫馳騁拾禾、脫粒、整地同步完成的秋收現場,讓讀者和用戶如同身臨其境。我省墾區的『天下第一農場』、水稻『萬畝大地號』、鴨稻、蟹稻、玉米、黑小豆的收獲現場令人震撼,讓龍江人更為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黑龍江感到驕傲和自豪。
北大荒大米網上點擊『10萬+』
10月9日,『黨報君』推出融媒體創意產品《喜迎十九大,看北大倉豐收,送』北大荒』大米啦!》,讀者在H5中輕點幸運轉盤就有機會抽取到一份來自北大荒米業五常基地的大米。這一融媒產品推出後,立刻在朋友圈引起震動。截至10月21日,此產品點擊量已經達到103816次,活動推出當天就有253位參與者幸運中獎。本次活動中來自海南、福建、廣東等全國各地的1200位幸運網友已經陸續收到包郵上門的北大荒米業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的一份5斤裝新大米。 『好米源自北大荒』。作為黑龍江墾區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北大荒米業的品牌深入人心。收到北大荒新米的幸運參與者們,在第一時間品嘗之後,紛紛為北大荒米業的新大米點贊,為此次融媒活動點贊。

八五二分公司的糧食收割現場。
來自雲南昆明的李傑說:『我是黑龍江人,來到雲南工作已經有8年了,黑龍江是我的家鄉,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參加了這次活動,沒想到真的中了獎!兩天前我收到了來自家鄉的大米,太激動了,當天我就做了一大鍋米飯,滿屋飄香。感謝《黑龍江日報》,讓身在異地他鄉的我又嘗到了家鄉的味道。』
記者電話接通福建六安市的邵雯,她說:『黑龍江的大米很知名的,但我從來沒吃過,前些天參加微信媽媽群裡轉發的這個抽獎鏈接,我居然中獎了!開始都不敢相信,沒想到真的收到了大米。蒸出來的米飯入口的味道我都驚呆了,原來黑龍江的大米這麼好吃,香柔可口。感謝你們!』
『早就聽說黑土地上孕育出的稻米味道特別棒,這次非常幸運地品嘗到了,全家都沒吃夠,好想知道去哪裡能買到這麼好吃的大米啊!』來自海南三亞的張洋在電話裡說。他不但自己幸運抽中了大米,還把鏈接分享給了自己的同事和鄰居們,有好幾位也中了獎,大家都特別興奮。『不僅大米好吃,更被北大荒遼闊的黑土地上現代化的收獲場面震撼啦!看到車輪都有一人高的大農機,了解了北大荒的農業現代化。以後我們會持續關注黑龍江,關注北大荒的農產品!』
北大荒好米百姓餐桌上的放心米

收到獎品大米的小朋友很興奮。
一次掌上直播的融媒體活動,北大荒米業集團有限公司引來萬人矚目。作為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的龍頭企業,北大荒米業先後被國家農業部、國家計委等9部委確定為第二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之一。
好地塊,纔能產出好稻米。該企業依托墾區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2300萬畝優質水稻基地優勢,生產有機、綠色大米,並擁有國際先進加工生產設備,年加工水稻150萬噸。在我省著名的『水稻之鄉』核心產區——五常市龍鳳山鄉,北大荒米業建有有機水稻基地1萬畝。該公司擁有『北大荒』大米商標唯一使用權,生產的『北大荒』品牌系列大米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產品等行業頂級商譽。經過國際權威機構認證,具有明顯的規模、基地、品牌、技術及資金優勢,並且率先導入ISO9001、ISO14001和ISO22000認證體系。
據悉,北大荒米業集團已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鄭州、海南等全國范圍重點城市建立各類銷售網點近4萬家,產品進入永輝、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等大型商超系統,網絡遍布珠三角、長三角和渤海區域,佔據中國主流市場,產品暢銷國內外,『北大荒』品牌大米已經成為老百姓廚房餐桌上的『放心米』,健康主食首選。
北大荒米業集團董事長林長華欣喜地告訴記者:2015年商務部賦予農墾集團總公司玉米和大米的國營貿易出口經營權,在省委省政府及農墾總局的支持下,北大荒米業集團獲得大米業務出口經營權,目前出口30多個國家,經濟效益大幅提昇。
黑龍江墾區現代農業排頭兵
一次掌上直播的融媒體活動,又一次讓人們對遼闊的北大荒、金秋的黑土地產生無限向往。黑龍江墾區擁有9個管理局113個農牧場。轄區土地總面積5.54萬平方公裡,現有耕地4363萬畝。截至10月18日,墾區高標准高質量完成2330萬畝水稻秋收工作,墾區水稻再獲豐收。據省農墾總局相關部門預計,今年全墾區糧食產量將達到421億斤,比去年增長2.2%,在大幅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的情況下,實現了『十四連豐』。本報全媒體記者用鏡頭見證了墾區豐收的喜人場景。
被譽為『天下第一農場』的友誼農場,今年水稻豐收,大米賣得俏。他們種植的生態水稻,實現了從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管控,將傳統農業昇級為『智慧農業』『可追溯農業』『訂制農業』。在收獲現場,農場職工葛春江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年是我種植生態有機水稻最成功的一年,年初簽訂訂單後,我自籌50萬元,公司墊資50萬元,共計花了100萬元安裝了物聯網監測設備,水稻生產的每個環節都嚴格按照規定流程進行,從春種到秋收稻田裡不施一點農藥和化肥,監控設備每天都上傳數據到互聯網雲端,消費者都可以隨時查看水稻的種植、病蟲草害防治、植保、水質、雨量、風速、收獲等全部數據,數據保存時限是3年,稻米質量的可追溯讓消費者吃下了定心丸,同時也為咱挺直腰杆說生產純有機綠色食品增添了底氣。』
在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八五二分公司第四管理區第三作業站一號地300畝黑小豆地號,4臺裝有衛星定位自動導航駕駛系統、智能數據監控和傳輸系統的凱斯6130收獲機威風凜凜地一字排開,以每小時60畝的作業速度進行收獲,大型收割機械這邊將秸稈吞入,那邊黑黝黝的小豆就源源不斷吐出,堆積如山。『亞洲第一犁』也不示弱,在世界先進的凱斯大馬力整地機車拉動下,它像個巨大的鋼鐵蛟龍,以每小時翻地80畝的速度對剛剛收獲的地號進行整地作業,隨著13個閃著金光的鏵犁迅速轉動,原來還殘留著秸稈的金色土地瞬間變得黝黑松軟,就像在金色的地毯上織出了一道整齊劃一的黑線,從而實現了秋收與整地無逢對接。
在二道河農場水稻『萬畝大地號』,站在觀光臺上,一望無際的稻海與藍天白雲交相輝映。該農場按秋收計劃,要在短短10天內,把52.44萬畝水稻搶收回來;在短短10天內,完成全場54.46萬畝耕地黑色越冬。農場秋收工作總指揮徐祥龍說:『農場現有耕地54.46萬畝,年生產糧食達7億斤,年人均純收入達到3.5萬元。今年,農場水稻長勢喜人,豐收在望,但由於降雨偏多,給秋收工作帶來了困難。農場7個管理區成立了秋收服務隊、黨員突擊隊,靠前指揮,有力地保證了秋收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次掌上直播的融媒體活動,展現出的只是黑龍江墾區現代化大農業的幾個亮點和縮影。目前,墾區農業機械總動力1045.1萬千瓦,畝均佔有農機動力0.24千瓦,農業機械化率達99.4%,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農用飛機98架。2010年,黑龍江墾區被農業部命名為『國家級現代化大農業示范區』,目前,已經具備440億斤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400億斤的商品糧保障能力。農業生產率穩居全國前列,北大荒用佔全省五分之一左右的耕地,生產了佔全省三分之一左右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