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日訊(記者 許諾) 連日來,黑龍江省文化系統組織全省各級文化部門,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廣大乾部職工及文藝工作者結合自身的實際工作談感受、提建議、話未來。
10月19日起,黑龍江省文化廳連續組織全體乾部職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省文化廳廳長張麗娜結合全省文化戰線方面時特別強調,接下來,我省將實現文化小康,建設文化強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要繁榮文藝,推出更多記錄和謳歌偉大時代的精品力作,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的藝術精品;要推動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此外,還要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把文化產業培育成富民產業,凝聚人心的民心工程,用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記者從省龍江劇藝術中心了解到,龍江劇藝術中心副主任李雪飛作為一名來自基層從事文藝工作的黨代表,她將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中,推動龍江劇走向巔峰,為推動全省文化事業走向繁榮興盛。與我省的文化工作者一道,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的業績。
黑龍江省藝術職業學院表示,將順應藝術教育發展潮流,不斷完善課程體系改革,創新人纔培養模式,積極培育本土藝術人纔,把省藝術職業學院真正打造成為『黑龍江藝術人纔的搖籃』,為實現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建設社會主義強國貢獻更多的人纔力量。
在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慶祝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的橫幅在東北烈士紀念館門前顯得格外醒目。東北烈士紀念館黨委書記劉春傑告訴記者,將繼續發揮東北抗戰遺跡聯盟作用,帶動區域文博單位不斷加強東北抗戰文物的保護、利用、研究與展示、宣傳工作,通過東北烈士紀念館文獻信息中心,發揮文化惠民功能。目前,我們即將實施東北烈士紀念館基本陳列昇級改造項目,展覽將納入東北解放戰爭時期烈士事跡,未來我們將以更將全面、更加生動的形式講好龍江故事、傳播龍江聲音、展示龍江精神。
黑龍江省文聯緊密結合文藝工作和文聯工作實際,立足分管領域的工作,特別是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中進行無愧於時代的文藝創造,並在做好當前工作的基礎上,研究持續推進的辦法。
黑龍江省作協表示,要繁榮文藝創作,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提昇文藝原創力,推動文藝創新。倡導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強文藝隊伍建設,造就一大批德藝雙馨名家大師,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創作人纔等重要思想。
省雜技團團長薛金昇說,下一步,將全力投入創作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品牌,做好企業轉型發展,利用黑龍江冰天雪地的本土資源優勢,不斷創作本土文化產品,講好龍江故事。
省曲藝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劉彤告訴記者,作為黑龍江省的文藝工作者,應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拿起手中的筆和紙,創作更多謳歌黨、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作品,用實際行動和更新的作品,向全國人民展示黑龍江省的曲藝事業,為黨的十九大召開獻禮。
省京劇院作為全國十大京劇院團之一,一直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植,省京劇院院長於峰說,將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2018年,省京劇院將重點創排現代京劇《關東那座山》,該劇目取材於解放戰爭初期,東北人民在中共東北局的領導下,誓死保衛《東北日報》的故事,力爭把作品打磨好,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今後,省京劇院要在創排優秀劇目的同時,繼續堅持多渠道開發藝術人纔力量,積極培養傳承我省京劇事業的後備人纔。作為京劇藝術傳承者,於峰說,我們有責任把國粹繼承和發揚好,精益求精,講好中國故事,向國內外觀眾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軟實力。11月7日,省京劇院將攜傳統戲《紅鬃烈馬》赴廣東、澳門等地演出,真正的實現傳統文化『走出去』。
省圖書館表示,將充分堅定文化自信,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深入實施三大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深刻領會新期賦予公共圖書館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省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省民族博物館、省藝術研究院、省群眾藝術館等均表示,下一步,將按照省委的安排部署,把學習好、領會好、落實好報告精神作為當前重要的政治任務,圍繞文化發展實際,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到行動上,推動全省文化事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