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東北抗聯老戰士與抗聯後人尋11位『抗日義兄弟』後人 弘揚抗聯精神共憶崢嶸歲月
2017-11-02 10:48:42 來源:生活報  作者:時繼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11月2日訊 76年前,在東北大興安嶺的深山密林中,11個不同民族的義士,結拜為『抗日義兄弟』。他們代表著抗聯三支隊的各族戰士和當地的少數民族,發誓要趕走日本侵略者。繼承紅色友誼、傳承愛國情懷。76年後,由東北抗聯老戰士與抗聯後人發起,尋找當年與抗聯並肩作戰的少數民族兄弟的親屬後人的工作,正在進行中。

  東北抗聯三支隊王明貴將軍之子王曉兵是這次尋找當年『11人抗日聯盟』後人的發起人和組織者。69歲的王曉兵日前對記者表示,當年這11名抗聯英雄中有兩位在戰斗中犧牲了,其餘的人也已離世多年。王曉兵介紹,說起東北抗聯三支隊與鄂倫春族蓋山部落『結拜抗日義兄弟』的故事,還要從父親王明貴的抗戰經歷說起。

  王明貴是東北抗日聯軍著名將領,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2005年6月在哈爾濱病逝,終年95周歲。1940年4月,東北抗聯北滿部隊改編為第三路軍,下設四個支隊,王明貴任三支隊支隊長。1941年6月,在大興安嶺畢拉河流域,王明貴等三支隊乾部4人與鄂倫春族部落首領蓋山等7人結拜為『抗日義兄弟』,在畢拉河南岸鄂倫春族生活地區為抗聯部隊建立了穩固的後方基地。

  隨後,王明貴率領三支隊深入嫩江平原,消滅大批敵人。驚恐的敵人不得不緊急調動2萬餘兵力,發動大規模圍剿。1942年2月,在大興安嶺庫楚河,三支隊與敵人進行7天7夜的殊死戰斗,有百餘名抗聯指戰員血灑疆場,長眠於白山黑水間,戰斗到最後僅剩十餘人。

  據悉,『抗日義兄弟』的11人中,有8人來自少數民族。目前,這8名少數民族『抗日義兄弟』,除已經有聯系的3名後代以及已確認的一名後代之外,有兩位的後代正在確認中。另外,義爾格程(鄂倫春族)和安永化(朝鮮族)的後代至今沒有消息,如果誰知曉這兩位抗聯戰士後代的消息,請盡快聯系。

  聯系電話:

  王曉兵15595795139

  張玉林13134905979

  『抗日義兄弟』名單和尋找後人情況

  老大蓋山(鄂倫春族):已與後人建立聯系。

  老二義爾格程(鄂倫春族):後人沒有找到。

  老三額勒格蘇(達斡爾族):正在聯系中。

  老四孟常書(達斡爾族):已與後人建立聯系。

  老五廷寶(鄂倫春族):已與後人建立聯系。

  老六侖布列(鄂倫春族):已建立聯系,正在確認中。

  老七王明貴(漢族):已與後人建立聯系。

  老八興元(達斡爾族):已與後人建立聯系,正在確認之中。

  老九高邦華(漢族):已與後人建立聯系。

  老十陳雷(漢族):其夫人李敏是抗聯老戰士,健在,93歲。

  老十一安永化(朝鮮族):親屬沒有找到。

責任編輯:馬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