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出臺方案建個人誠信體系 今後憑身份證號可查個人信用
2017-11-03 09:44: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張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11月3日訊 今後哈爾濱市民將有『誠信身份證』了。2日,生活報記者從哈爾濱市政府辦公廳獲悉,《哈爾濱市個人誠信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正式發布,哈爾濱市實施個人誠信體系建設,加快個人誠信記錄建設,完善個人信息安全、隱私保護與信用修復機制,實施多舉措讓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

  建立個人誠信體系身份證號可查信用

  方案規定,哈爾濱市即日開始推進新個人誠信體系建設,以公民身份號碼制度為基礎,推進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開展居民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工作,實現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全覆蓋。以互聯網、郵寄遞送、電信、金融賬戶等領域為重點,推進建立實名登記制度,為准確采集個人誠信記錄奠定基礎。

  導游教師等14類人首批建立個人誠信記錄

  方案提出,哈爾濱市即日起將先建立重點領域個人誠信記錄。

  16個重點領域:食品藥品、安全生產、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環境保護、生物安全、產品質量、稅收繳納、醫療衛生、勞動保障、工程建設、金融服務、知識產權、司法訴訟、電子商務、志願服務等領域。

  14類職業群體:公務員、企業法定代表人及相關責任人、律師、教師、醫師、執業藥師、評估師、稅務師、注冊消防工程師、會計審計人員、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認證人員、金融從業人員、導游等職業人群為主要對象。

  此外,全面加強校園誠信教育,建立健全18歲以上成年學生誠信檔案,將誠信教育作為中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將學生個人誠信作為昇學、畢業、評先評優、獎學金發放、鑒定推薦等環節的重要考量因素。

  個人公共信用信息將跨區域跨部門互查

  推動個人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實施全國統一的個人公共信用信息目錄、分類標准和共享交換規范。依托哈爾濱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立個人公共信用信息數據庫,建立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的個人公共信用信息互聯、互通、互查機制。

  開展個人公共信用信息服務。有條件的地區和行業應建立個人公共信用信息與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共享關系,並向個人征信機構提供服務。

  此外,加大對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接入機構、征信機構的監管力度,保障信息主體合法權益。建立征信機構及相關人員信用檔案和違規經營『黑名單』制度。

  此外,發揮社會組織在個人誠信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推動行業協會、商會等行業組織建立健全會員信用檔案,並按照行業標准、行規、行約等開展行業懲戒,視情節輕重對失信會員實行警告、行業內通報批評、公開譴責、不予接納、限制任職、限制發起、勸退等懲戒措施。

  激勵守信懲戒失信

  哈爾濱市今年年底前將設立個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A守信者可享哪些便利?

  對有關部門和社會組織實施信用分類監管確定信用狀況良好的行政相對人、誠信道德模范、優秀志願者和行業協會商會推薦的誠信會員,以及新聞媒體挖掘的誠信主體等建立優良信用記錄,各級政府要創新守信激勵措施,對具有優良信用記錄的個人,在教育、就業、創業等領域給予重點支持。在辦理行政許可過程中,對具有優良信用記錄的個人和連續三年以上無不良信用記錄的行政相對人,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采取『綠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務措施。

  B失信者如何處處受限?

  將惡意逃廢債務、非法集資、電信詐騙、網絡欺詐、交通違法、不依法誠信納稅等嚴重失信個人列為重點監管對象,依法依規對其采取行政性約束和懲戒措施。將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和個人征信機構采集的個人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產生的嚴重失信記錄,推送至哈爾濱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作為實施信用懲戒措施的參考。同時,依托『信用哈爾濱』網站,依法向社會公開披露個人嚴重失信信息。

責任編輯:馬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