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馬兵(右三)和小組成員一起學習十九大報告。記者姚建平攝
黑龍江日報11月4日訊 幾次邀約采訪黨的十九大代表、齊二機床馬恆昌小組組長馬兵,都因為他一直在忙著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而改期。
11月3日8時,記者終於在生產車間馬恆昌小組機臺旁見到了馬兵,他正在整理有關文字資料,准備趕赴富拉爾基區人民法院,向基層法官進行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
從北京回到齊齊哈爾,他幾乎沒有一點空閑時間,甚至沒有睡一個囫圇覺。回到齊齊哈爾的當天傍晚,馬兵不顧一路旅途奔波勞累,下了火車就立即返回到工作崗位——齊二機床馬恆昌小組。參加車間班組座談會、企業黨委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會,到市人大、市總工會和基層一線車間,他在第一時間把黨的關懷和溫暖帶回到企業車間一線,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及時傳遞給廣大乾部群眾。
在馬恆昌小組會議室裡,牆上『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的標語十分醒目,20多名同事圍坐在一起,細心聽馬兵對十九大盛會的介紹和感受。『在人民大會堂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報告時,我真是心潮澎湃、十分激動。』馬兵說,『當習近平總書記說到,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我更加熱血沸騰。工匠精神寫入十九大報告,這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我們一線工人的肯定與尊重,也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想問一下,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我們年輕人乾事創業有哪些指導意義?』一位青年技術工人問道。
馬兵回答說:『報告中專門提到對青年人的培養——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對年輕人來說,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他給企業年輕人的建議是:未來屬於青年人,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工匠精神,立足崗位,鑽研技術,永葆創新創業的熱情;無私奉獻,爭做企業的能工巧匠,讓中國制造這塊金字招牌在世界上閃耀。
馬兵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分享交流,得到了在場人的共鳴,大家時而報以熱烈的掌聲,時而低頭記錄,大家一起展開了熱烈討論。
『聽了組長對十九大的切身感受與體會,我有了更深理解,匠心不是循規蹈矩,更不是閉門造車,要在繼承中不斷探索、勇於創新。我會立足崗位,磨礪技術,爭取能早日擁有像師傅一樣的本事。』說話的是『90後』小伙趙成亮,從幾年前進廠開始就跟著馬兵學技術,也向師傅學習一顆向黨的紅心與技術磨礪的匠心。
馬兵告訴記者:『在今後工作學習中,我還要把黨的十九大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帶給身邊更多的工友,讓他們能聽得懂、聽得明白。同時,進一步積極自覺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特別是要把報告中提到的勞模精神、工匠精神,質量第一和質量強國等與自身工作密切相關的指示要求落實到自己的工作實際當中,真正發揮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努力把自己所在小組建設成為工業戰線的一面旗幟,培養出更多、更好、更優秀的大國工匠,為推進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做出應有的更大貢獻。』
采訪結束後,馬兵整理起一摞厚厚的文字材料,再次走進生產車間、基層單位,他要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和自己的感悟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