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6日訊 正值玉米銷售時節,依安縣象嶼儲糧庫和鵬程糧庫前車水馬龍,大量送糧車輛在企業門前排起了長隊。但其中最顯忙碌的是依安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的身影,他們24小時值守,不停地疏導交通。
『為了防范道路交通事故,給農民創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我們結合「便民利企」相關舉措,專門為企業和農民開通一條「綠色通道」,自秋收開展以來民警實施全天候守護。』依安縣交警大隊大隊長苗天祥說。
作為儲備玉米的大型糧庫,每天有大量的大型農用車輛進進出出,很容易就會造成堵塞,導致賣糧難、收糧難。交警的護秋舉措,讓象嶼儲糧庫負責人陳德利贊不絕口,『交警同志24小時在崗執勤,暢通了豐收路,為我們企業生產和農民增收打開方便之門。』
為切實保障農忙季節道路交通安全暢通,改善農村群眾交通安全意識相對淡薄、交通事故多發這一問題,市公安交警支隊及早謀劃,集中時間、集中力量、集中治理,為今年全市糧食大豐收創造良好穩定寬松的交通環境。
工作中我市交警部門貫徹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延長工作時間,調整勤務布局,開展抵近服務。在辦理『五小』車輛牌證及考發駕駛證過程中盡力方便農民,並細化農用車輛和農村駕駛人的管理工作,深入村屯辦牌辦證。同時,對農民交通違法的處理把握分寸,采取口頭規勸與依法處罰相結合的方式處理秋收期間農民交通違法問題,對輕微交通違法行為原則上不予處罰。
『10月27日那天,我的運糧貨車因故障壞在鐵路道口上,交警主動幫我把車推出鐵路道口,又幫我聯系維修人員,讓我及時把這車玉米送到了糧庫。』依安縣三興鎮東安村王樹生說,交警的服務,讓他心裡暖暖的。
『護秋保收』專項行動以來,我市交警部門還開展了362次安全隱患排查,本著『一個不漏、一臺不少』的要求,對農村『五小』車輛排查與清理登記,全面掌握農村車輛及駕駛人的動態信息,並通過政府與農機、交通部門合作,使農用車輛反光標識的粘貼率達到100%。
同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的范圍進一步向鄉鎮、農村支線道路延伸,針對企業24小時收糧的實際情況,在收糧企業的周邊交通要道部署警力24小時輪班值守,指揮疏導交通,打擊亂停亂放,取締涉牌涉證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確保車輛停放有序,通行順暢。
交通安全委員會的作用在專項行動中也得到了充分發揮,交警部門協調農機、交通、安監、城管、派出所、村委會,開展聯合整治行動,通過整合多種力量,不斷延伸道路交通管理范圍,擴大管理覆蓋面,防止農村道路漏管失察,構建起了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網。
『我是今年纔開始從事運輸糧食工作的,不熟悉道路,這幾天挺晚了從這路過,能看到警燈閃爍,交警在指揮過往的運輸糧食車輛,很辛苦,很不容易,感謝他們的守護。』每次都要途經碾北路60公裡安全檢查站的齊浩,說出了企業和農戶的普遍心聲。
據統計,在『護秋保收』專項行動中,交警部門還設置了500餘幅展板和掛圖,發放了上萬份的交通安全宣傳材料。目前,已出動警力15400餘人次、執勤車輛4665餘輛次,全力服務農業生產發展、維護秋收穩定、保障農民合法權利,為平安豐收路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