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7日訊(記者 周秘) 2017年,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每三年一個創建周期的『大考』之年和決戰之年。牡丹江市堅定信心、下定決心、迎難而上,全力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取得良好成效。
突出組織領導
牡丹江市組建了由書記、市長掛帥、各位常委和副市長任副組長的創城領導小組,下設九個專項推進組、一個創城辦,組織協調全市各部門、各城區按照責任分工展開創城工作。要求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將創城工作作為提高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載體,作為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利民惠民工程,提上重要日程,組建專門機構,進行精心安排部署,紮實推進落實。
突出任務分解落實
按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和《操作手冊》要求,牡丹江市及時調整和分解目標任務,將3大板塊12個測評項目90項內容落實到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各部門再層層進行分解落實到基層單位,制定嚴格的目標管理責任制;反復梳理重點難點問題,逐項進行核對,鞏固提高已經達標項目;對未達標項目制定措施,限期達標。全市形成了以城區為橫向,以市直(中省直)責任部門為縱向,橫向連接,縱向延伸,條塊結合的網格化創城責任體系,使創建工作由『軟指標』變為『硬任務』。
突出宣傳發動
市創城辦多次召開宣傳動員工作會議,要求各部門廣泛宣傳創城知識和創城理念。全市各級各類媒體對創城工作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式的宣傳報道。各城區開展了入戶問卷調查、普及創城知識、群眾文化活動等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各單位積極主動推進公益廣告設置,形成了新聞媒體刊播、居民小區、公共場所及公共交通工具、建築工地圍擋、窗口單位電子顯示屏等公益廣告常態化發布格局,不斷提高市民群眾對創城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率。突出督導巡查。
市創城辦組織人員經常性的深入主次乾道、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居民小區、公園廣場、酒店飯店、窗口單位等場所,對環境衛生、經營秩序、市民素質和窗口服務等進行督導巡查,排查問題,督促整改。新聞媒體設立了創城工作專欄,公開曝光不文明、不衛生、不道德現象,公布督導檢查情況,推動突出問題及時有效解決。全市招募1300多名創城義務監督員,開展宣傳、勸導、監督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
改善基礎設施 提昇城市實力和品位
實施城市提質改建工程,拓寬改造了牡丹江西三跨江大橋、西三條路、虹雲橋,打通了太平路地下通道,改造一批次乾道,綜合整治各出入口環境,每年都集中對市區車行道、人行道進行整修。實施百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湖泡淨化等工程,推進牡丹江帶狀公園建設、江心島綠化、江南人民廣場新建、居住小區綠化和防護綠地工程,不斷綠化美化淨化城市環境。
加強環境整治 提昇居民生活環境和質量
設立市民文明日,組織文明勸導活動,加大執法處罰力度,著力解決行人亂穿馬路、亂闖紅燈等不文明交通行為。推進城市環境整治『八個攻堅戰』,開展城市形象治理十八個專項行動,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宜居城市建設。
強化教育實踐 提昇市民思想道德素質
深入推進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四個全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學習宣傳教育,推動核心價值觀融入市民公約、村規民約、學生守則、行業規范。出臺獎勵幫扶資金管理辦法,打造好人牡丹江,湧現出全國道德模范由艷麗、中國好人司剛娟等一大批先進典型。開通『信用牡丹江』網絡平臺,制定出臺了信用評價、分類管理、失信懲戒等15項市級信用管理制度,定期發布黑名單制度。出臺了《市民素質三年提昇行動計劃》,突出『十大工程』和30個專項治理,修訂了《牡丹江市民文明公約》,精心策劃文明旅游、節儉養德、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網絡文明傳播等20項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掀起全社會踐行文明禮儀,做文明有禮牡丹江人的熱潮。
構建『三結合』教育體系 提昇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與文明城市創建同步推進、常態發展。廣泛開展了文明校園創建、陽光美德少年評選、中華經典誦讀、關愛留守兒童等系列活動,在『清明』、『五四』、端午等節日裡組織『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編印了中小學、幼兒園《文明素質教育讀本》,利用德育課、團隊會等加強核心價值觀、中國夢、尊師孝老、友善節儉、誠實守信教育。推進社區家長學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建設,逐步建立健全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思想道德建設體系。
強化示范帶動 提昇文明單位創建和志願服務質量
進一步加大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校園、文明村鎮創建力度,認真研究解決『牌子到手、工作到頭』問題,文明單位與各社區、村鎮結對幫建,在全市『雙建』工作中發揮出應有作用。深入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建設,不斷創新設計活動載體,建立了牡丹江市志願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立志願服務總隊和23個志願服務大隊,廣泛開展『三關愛』和『創建文明城,你我在行動』志願服務活動,推出了『愛心虎聯盟』,『愛心幫』、等一批志願服務活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