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大慶市林甸縣創新金融精准扶貧模式帶動貧困戶增收
2017-11-13 15:42: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郎艾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1月13日訊(記者 郎艾迪) 聚焦關鍵環節,主攻產業扶貧軟肋。大慶市林甸縣自2016年以來,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扶貧小額信貸政策,發揮產業治本和金融杠杆作用,產融結合,不斷創新模式,健全機制,著力解決貧困戶貸款難的問題,進一步帶動貧困戶增收。截止到10月24日,全縣通過牧原模式獲得扶貧小額貸款3406戶17030萬元。

林甸縣牧原集團年出欄300萬頭生豬項目廠區。

  目前,林甸縣通過精准識別精准退出回頭看,建檔立卡貧困戶4064戶8867人貧困村48個,貧困發生率4.2%,且4064戶貧困戶中因病致貧2143戶佔比52.73%;因災致貧638戶佔比15.70%;因殘致貧522戶佔比12.84%,半數以上貧困戶都沒有勞動能力。

  脫貧靠產業,產業靠金融。林甸縣為加快產業扶貧步伐,構建產業扶貧新模式,緊緊抓住河南牧原集團投資建設年出欄300萬頭生豬產業化項目契機,通過政府引導、金融部門拉動、規模企業帶動,通過生豬產業帶動,形成市場穩定、帶動作用明顯、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體系,促進貧困戶增收,加快貧困戶脫貧步伐。堅持『六個精准』扶貧原則,結合實際,采取『銀行出資、戶貸社用、企業運營、合作社管理、貧困戶收益』方式,實施『資產收益幫扶』扶貧。

  搭建平臺,科學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組織各鄉鎮,利用國家金融扶貧貸款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給予『5萬以下、3年以內、免擔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貸、財政貼息、縣政府設立風險補償金』扶貧小額貸款籌資加入合作社,合作社與牧原集團開展合作,合作期限暫定3年,合作期內資產歸合作社所有。銀行對入社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合作社委托牧原集團統一建設豬捨,豬捨建成後租給牧原集團進行經營,每年按合作社籌資額的6%給付合作社租金。入社貧困戶無需參與生產、經營、管理,就可每戶每年獲得3000元租金。此外,牧原集團優先錄用符合用工條件的貧困勞動力到集團務工。

  有效組織,脫貧路上不掉隊。『大部分貧困戶知道政策後都抱有積極參與的態度,但是也有部分貧困戶存在各種各樣的顧慮,例如村內因去年的旱災致貧於佔生家,在宣講後對於貸款一直都有顧慮和擔心,扶貧工作隊先後5趟,前往其家中耐心的做工作,說明貸款無投入、無風險且收益穩定,最終老兩口纔打消了顧慮,辦理了扶貧小額信貸。』林甸縣先鋒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村第一書記陳飛說,縣政府組織各鄉鎮、幫扶責任人,深入貧困戶家中,發放政策宣傳單,宣傳扶貧小額信貸政策,講解牧原生豬產業『資產收益扶貧模式』,一戶一戶的宣傳講解,一戶一戶的做工作,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打消群眾的思想顧慮,著力解決貧困群眾不想貸、不願貸、不敢貸的問題,使廣大貧困戶人人知曉政策,相信政策,從而提高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爭取支持建立風險防控機制。結合林甸縣用貸需求,林甸縣積極協調人民銀行、農商行向上爭取,協調落實了9.1億元扶貧再貸款。同時,縣政府向銀行注入風險補償金2500萬元,農商行按1:10倍比例提供扶貧小額信貸,對因重大災病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不能償還的,由風險補償金和銀行按7:3的比例分擔。並組建擔保公司和扶貧基金,引導社會融資入股,撬動銀行信貸資金,形成可持續的『資金池』,解決參與產業扶貧的龍頭企業融資問題。

  簡化手續有效組織,方便貧困群眾貸款。『國家給予全國28個貧困縣扶貧小額信貸政策3.75年利率,正常農戶年利率是8.16,按現在一共辦理扶貧小額信貸3406戶17030萬元算的話利息能節省2253萬元,而且無需抵押、擔保等條件即時就可申請辦理。同時,為了快速幫助貧困戶辦理貸款,農商行可謂是全員出動縣內9個支行,累計332個員工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參與辦理,並對於辦理速度和辦理時間也進行了調整,辦理速度由正常辦理貸款三個工作日縮短為從辦理到放款10分鍾;辦理時間調整為每日延長5小時辦理時間,即7點到21點銀行。』林甸縣農商行副行長劉銘說,對於外出的貧困戶只要貸款本人1人到銀行即可,村提供補辦保證;對於臥病在床的,由銀行上門全程錄像;對於癡呆傻、精神病等無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由監護人、合作社和村委會共同到銀行簽字即可放貸。同時,銀行每日延長5小時辦理時間,即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21點,並且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使得在10月份貸款高峰期貧困戶能夠及時足額獲得貸款。

  林甸縣經驗說明,帶動貧困戶脫貧政府要找准產業,用產業引領,靠金融助力,產融結合纔能發揮更好的成效;要通過合作社等平臺在貧困戶與企業之間建立科學的利益聯結機制,杜絕陷入『等、靠、要』,真正的將『輸血』改變為『造血』,實現脫真貧、真脫貧,確保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