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機場T2航站樓首期13萬平方米年內投用
2017-11-15 07:00:08 來源:人民網  作者:楊海全 陳光皜 曹博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人民網哈爾濱11月14日電 近日,哈爾濱機場66千伏場外供電新線路正式投用,中建三局承建的T2航站樓也初具規模。據了解,新T2航站樓將分兩階段投入使用。計劃今年底,16萬平方米新T2航站樓中將會有13萬平方米首先投入使用;轉場後,所有國內旅客將從新T2航站樓進場。哈爾濱機場擴建工程也將進入第二階段:進行T2航站樓剩餘3萬平方米候機樓施工和對原T1航站樓進行改造。預計2019年,哈爾濱機場T1(國際)、T2(國內)航站樓將融為一體,整體投入使用。

  哈爾濱機場T2航站樓工程包括新建T2航站樓工程以及T1航站樓改造,建築面積為16.25萬平米,其中屋面工程包含5200噸鋼結構網架以及7萬平米TPO防水屋面;高架橋及地面停車場工程包括1.1公裡現澆混凝土箱式橋梁高架橋以及10.3萬平米地面停車場。建成後,哈爾濱新建太平國際機場將成為『中國對俄遠東地區門戶機場』,可滿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1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7.5萬噸、年起降14.1萬架次的使用需求。

  在現場看到,整個T2航站樓外景讓人眼前一亮,18對暖黃色、歐式造型的巨大廊柱氣派搶眼,『哈爾濱』三個大字如畫龍點睛。在二樓國內出發區的送客廊道上,兩排歐式廊柱夾道排列,極富浪漫氣息。候機廳中,有著大面積的玻璃幕牆,顯得大廳十分寬敞明亮,這裡還將有『冰凌花』圖案裝飾,體現冰城哈爾濱的冰雪文化特色。

  哈爾濱機場項目施工中使用了哪些建築黑科技?快來一起看看!

  露面自融雪技術。

  1.路面自融雪技術

  作為寒區機場,為減少冬季降雪而產生的交通事故,項目積極探索出一套自融雪裝置。經專家論證,該技術采用電加熱碳纖維線(碳纖維線外皮采用PFA材料,此材料長期耐溫250攝氏度)作為融雪熱源,瀝青表面融雪溫度達2℃,將冰雪融化,雪水管通過排水渠引入收集管道,具有高效,環保等優點。

  整體網架提昇工藝。

  2.整體網架提昇工藝

  機場鋼結構工程總用鋼量近9110噸,網架面積約6.8萬平米,結構網架整體提昇分為7個部分。項目部研發設計了拔杆施工措施,待汽車吊將提昇架昇至一定高度,再由拔杆將提昇架提昇至安裝位置,實現提昇架高考安裝的『空中接力』,保障提昇作業成功。

  TPO防水屋面施工工藝。

  3.TPO防水屋面施工工藝

  機場屋面工程采用TPO防水屋面施工工藝,共約71692㎡,通過四次抗風揭試驗和型式檢驗,最終確定深化設計方案。TPO采用進口自動熱風焊機大面積施工,施工速度快,搭接處熱焊形成的粘結層強度高於卷材,焊接質量有保證,且形成連續的密封防水層,接縫嚴實,可承受14級風力而不掀起。具有可靠、快捷、乾淨、實用,環保節能等顯著優點。

  天寶機器人及BIM虛擬仿真技術。

  4.天寶機器人及BIM虛擬仿真技術

  引進天寶機器人進行BIM放樣,利用其快速、精准、智能、操作簡便、勞動力需求少的優勢,將BIM模型中的數據直接轉化為現場的精准點位。黑龍江地區首個應用、智能化程度高的『天寶機器人』吸引了大家駐足參觀,高速便捷的曲面放點技術引得大家連連稱贊。

  安全VR體驗館。

  5.安全VR體驗館

  項目設立了VR安全體驗館,帶上眼鏡,能感受高空墜落、腳手架傾斜、施工觸電等危險,通過多部位撞擊、晃動、氣霧、低電壓等手段,來全方位感知虛擬體驗。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