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0日訊 早晨8點,鶴城已是車水馬龍,大家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而他卻換下工作服,剛剛下夜班。趙濤是第一醫院的一名安保人員,平日裡負責維護醫院的正常秩序。『我要做的就是為大家創造良好的就醫秩序,這就是我的責任。』雖然是一份平淡的工作,但他卻視為重任。
提起十九大,趙濤一下來了精神,完全不像剛剛熬了一宿的人。『習總書記的講話真是太接地氣了,原本以為都是些離生活很遠的政策,可沒想到說的都是我們身邊的事,十九大真是開到我們心坎兒裡了。』趙濤告訴記者,他正計劃著明年結婚,所以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房價,而十九大報告中有一句話讓他印象深刻。『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看到這些,趙濤如同吃了一顆定心丸,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這句話,已經深深印刻在龍華街道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楊維海的心裡。『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我平時與百姓接觸的機會最多,而我的責任就是讓更多百姓了解醫保政策,享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我們中心現在設有全科診室、中醫診室、檢驗室等二十餘個科室,來我們這看病的居民也越來越多。習總書記在報告中說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這將會引導我們今後的前進道路,我也深知肩上的擔子必將會越來越重。』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起了越來越多的職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通過詳讀十九大報告,楊維海更加堅定了為民服務的信念。
『以前沒參加工作的時候幾乎不關注國家大事,而現在纔發現,原來黨代會上說的都是我們身邊的事。』結束了一上午的巡查,龍沙區城管協管員龐兆琳回到了辦公室。『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麼』、『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十九大報告內容,他張口就來。
這幾天,龐兆琳把十九大報告看了一遍又一遍。『我都把總書記的話存手機裡了,沒事就翻翻,看看哪條跟自己貼切,能改善生活。』詳讀了多遍報告之後,他心中也萌生了一個念頭,利用工作之餘多學門手藝,以後好掙更多錢,過更好的生活。『總書記說今後要促進多渠道就業創業,我現在必須更加充實自己,只有這樣纔不會錯過機遇。』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任何時候,人民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十九大報告,一句句接地氣的話語已經深深烙印在鶴城百姓的心中,對於未來生活,他們充滿了信心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