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2日訊 昨日,記者從市郵政管理局獲悉,截止到目前,『雙11』期間牡丹江市出港快件(由牡丹江向外地發郵件)最高日處理量達到10萬件,比去年高出3萬件,牡丹江市電商發展是導致出港快件大幅提昇重要因素。
據了解,今年牡丹江市『雙11』出港快件(由牡丹江向外地發郵件)最高日處理量比去年高出3萬件,去年是6.989萬件,今年是10萬件。以一家快遞公司為例,『雙11』當天,也是最高一天出港快件超2萬件,12日就到1.5萬件,15日已恢復正常量,出港7000-8000件。預計近幾日到件量會逐漸趨於平緩,出港件已恢復正常量。據郵政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快件出港量相比去年有明顯增加,與牡丹江市電商的發展,山產品等地方產品銷量顯著提高有關。
此外,到件量方面,去年峰值是在11月17日,達到4.4萬件(受大雪影響,兩天快件一起到達),今年是在14日,達到15萬件。『雙11』的火爆轉化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快件太多了,快遞太忙了。市民王女士向記者介紹道,11月18日,王女士收到一個快件,但是商家發錯物品了,於是王女士就在客服上與商家聯系,商家卻說這陣實在沒時間,天天24小時倒班處理訂單,讓王女士過幾天再聯系,同時表示會給予一定的補償。『我這東西也不著急用,就等幾天吧,確實這個特殊的時候商家都很忙。』王女士無奈的說道,現在『雙11』真是一年比一年瘋狂,我周一剛進單位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在我們單位的前廳都沒有我下腳的地方,地上堆得滿滿的都是快件,想上樓必須得邁步上去,生怕踩壞別人的快件。
【鏈接】
物流、快遞、外賣你能分清麼?
現如今隨著電商的蓬勃發展,人們生活越來越依賴於網絡與電商的便捷,生活中物流、快遞、外賣更是連接人們與電商的紐帶。可是你知道人們日常說的這三種運輸途徑有什麼區別麼?近日,市郵政管理局工作人員為市民朋友們做了個深入的解答。
據了解,物流、快遞、送外賣分屬不同行業,群眾所指的物流是指運送大宗物品,運送時限相對較慢,一般點對點運輸,配貨站、物流公司、快運公司經營的是物流業務。快遞通常運送小件為主,一般單件重量不超過50千克,最大任何一邊的長度不超過150厘米,長、寬、高三邊長度之和不超過300厘米,送貨上門不需加任何費用,按重量收費,可查詢物品運送的實時信息,相對物流而言,運送速度較快。而群眾口中的外賣運送的物品專指食品。現在比較大的平臺有『百度外賣』、『美團外賣』、『餓了麼』等。
據市郵政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三者雖很相近,但確實不同屬一個行業,對快遞行業的監管是郵政管理局的行政職責,但其他兩個行業並不在郵政管理局監管范疇內,更不能稱為快遞。目前,牡丹江市快遞只有EMS、順豐、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百世、天天、優速、速爾、快捷、德邦、全峰、國通、安能、宅急送、DHL、中鐵、尼爾、佳吉、品駿這21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