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雙鴨山老舊小區改造城建整體昇級
2017-11-23 09:18: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工人正在粉刷老舊小區牆體。記者劉曉雲攝

  黑龍江日報11月23日訊 如果把公園、廣場、街路比作一個城市的『面子』,那麼老舊小區就是城市的『裡子』。這個『裡子』的好壞,與百姓的利益福祉緊密相連。雙鴨山小區大部分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設施老化,沒有配套。2015年以來,雙鴨山市委市政府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出發,把改善老舊小區居民居住環境、提昇居民生活質量提上重要議事日程,通過整治改造,實現老舊小區整體『提檔昇級』,城市形象也得到了顯著的提昇。

  □杜朝劍本報記者劉曉雲精准發力老舊小區換新顏

  曾經,看雙鴨山的老舊小區就是一片斑駁的灰色為主;如今,換了新顏的老舊小區也變得色彩豐富、賞心悅目了。

  『我們在小區外立面的顏色和臨街美化工作上,確定了改造的小區外立面粉刷主要以暖色調黃色為主。』市房產管理局副局長張文寶介紹,把尖山地區以五馬路與新興大街為分界點分為四個部分,每個區域以不同的黃色為主,由淺入深,保持統一但不雷同。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2017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裡,雙鴨山繼續把『投資1億元,把主城區剩餘的73個老舊小區579棟住宅樓全部改造完畢』作為2017年50項民生實事之一。截至10月15日,改造工程已全面完工。

  今年的老舊住宅改造以改善城區整體面貌、提昇城市品位、提高居民居住質量為目標,遵循『實用、實際、實效』的原則,按照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全局謀劃、分類實施、重點突破的工作思路,圍繞『小區改造、設施配套、環境整治、綠化補植』等內容,讓一個又一個在時代變遷中失去光彩的老舊小區『脫胎換骨』展露新顏。

  從3月10日開始,組織全市各物業企業開展春季小區環境衛生整治活動,推進環境衛生提檔昇級,消除城區衛生死角,徹底解決『髒、亂、差』問題。從2月18日開始對全市配建倉房進行調查摸底。經調查,目前全市共有8片170棟配建倉房。對倉房進行逐棟核實,拍照建檔;並制作配建倉房改造前後對比效果圖,同時利用周六周日和每天早晚深入到業主家做好宣傳動員工作。

  換新顏的還有老舊小區地溝和室內分支管網改造。206棟老舊樓房地溝改造完成221棟,剩餘39棟,完成工程總量的85%,計劃11月底竣工。對城區73個小區、20279戶室內分支管網進行免費改造,現已完成9733戶,完成工程總量的48%。

  雙鴨山相關供熱單位積極籌措資金開展老舊供熱管網及分散小鍋爐撤並工作,2017年各供熱公司計劃完成老舊供熱管網51公裡,其中一級管網17公裡,二級管網34公裡,實際完成老舊管網改造34.09公裡。計劃撤並分散小鍋爐78臺,實際完成77臺,撤並網面積52.2萬平方米。

  統籌推進改造工程有秩序

  在尖山區光明社區建設路段的一條巷路口,一塊社區文明公約的展示牌格外顯眼,上面印有巷路改造前後的對比照片和一段『兩雙鞋』的故事。以前,人們戲稱這裡為『兩雙鞋』社區,因為無論晴天雨天,人們要帶兩雙鞋出門,走泥濘小路一雙鞋,走上馬路換一雙。現在泥濘路變紅磚路,居民再也不用帶兩雙鞋出門了,環境變得整潔,心情也隨之舒暢。

  談起當初的施工過程,時任尖山區建設局副局長劉忠安說,開工之初居民們並不買賬,都以為這是走形式、應付了事,抵觸情緒紛紛而至,工作阻力巨大。『百姓不接受,就把工作做到細、做到家!』尖山區組織專門工作組,挨家挨戶上門講解。從每家每戶門前臺階的設計、破舊院牆的修復、煤倉的整體搭建到巷路排水的U形設計、路面的通車標准,這一項項高標准、高質量的施工,老百姓都全程參與監督和設計。

  隨著部分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相繼完成,百姓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喜人變化,對改造工作的積極性也明顯提高,改造工作推進得越來越順利。

  老舊小區改造是惠及千家萬戶的安居工程、民生工程,同時又是一項系統工程,時間緊、任務重,涉及部門較多,受資金等條件制約,面對的矛盾錯綜復雜,改造工作不能一蹴而就。

  為保證改造工作順利實施,雙鴨山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主管領導任副組長的老舊住宅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今年自2月初開始,對全市所有剩餘老舊住宅小區進行實地調查統計,進一步明確了全市剩餘73個老舊住宅小區(大院、成片單體樓)共計579棟住宅樓的維修改造項目明細,並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雙鴨山市2017年老舊住宅小區(大院、成片單體樓)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在施工過程中,每周二上午召開工程例會,聽取各標段發現的問題,並針對存在問題進行合理部署,並且每天深入現場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對不合格的工程堅決要求返工,使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真正成為得民心、順民意、解民懮、惠民生的德政工程。

  改造質量如何保證?雙鴨山切實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強化監督管理。在項目實施上,全市各辦事處進一步強化現場管理,安排專人負責,並聘請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全程監督,同時充分調動百姓積極性,全程參與工程監督和驗收,用居民的良好口碑來檢驗工程質量。

  優化服務提昇居民幸福感

  尖山區站前石油小區經過改造後,乾淨的水泥路邊鋪著人行道磚,原來破舊的小區中庭也鋪上了平整的水泥面,還安裝了健身器材。樓道裡,刷過白灰,鮮見亂涂亂畫、小廣告和堆積物。『如今硬件條件改善了,下一步還要把物業管理這個軟件提昇上來。』市房產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防止前治後亂、治管脫節現象的發生,在老舊小區的後續管理上,雙鴨山切實加強了改造後的小區後續物業管理工作,確保改造後的老舊小區有服務、有管理。該局去年已接管棄管樓房69棟,有27棟單體樓和3個老舊居民小區告別了無物業管理的窘境。全市根據實際情況將整治改造後的小區采取專業化物業服務或居民自管,形成老舊小區的長效管理機制,全面提昇老舊小區的居住環境質量。

  『從全市兩年多老舊小區改造情況來看,目前都達到了整潔乾淨、美化綠化的要求。居民對政府真正為百姓做實事、辦好事的行為極為認可,但對小區改造內容及改造標准的期盼逐年提高。2018年計劃改造小區庭院16個共計132棟,改造小區庭院道路45個16萬平方米。』市房產管理局副局長張文寶說,通過改造,將使全市老舊小區的功能進一步完善,將損壞的道路及時修補,拆除私搭亂建,騰出場地建設綠地、停車場及休閑健身活動場所等,讓居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舒心和方便,努力為居民打造一個『設施齊全、整潔優美、秩序井然、適宜人居』的良好生活環境,居民的幸福指數得到極大提昇。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