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截至今年8月 大慶高新技術成果轉化落地258項
2017-11-23 09:18:01 來源:大慶網  作者:趙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1月23日訊 截至今年8月,實現高新技術成果轉化落地258項;新形成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科技型企業284家;為科技型企業解決融資需求3.82億元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橕。』黨的十九大報告中10餘次提到科技、50餘次強調創新,『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今年是我市實施《大慶市三百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以下簡稱『三百行動計劃』)的第三年,也是『黑龍江省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截至今年8月,實現高新技術成果轉化落地258項;新注冊成立科技型企業2363家,新形成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科技型企業284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含眾創空間)發展到30家;累計舉辦科技金融對接活動12場次,為科技型企業解決融資需求3.82億元……

  一項項高新技術成果落地轉化,一個個科技型企業成長壯大,一筆筆科技融資『活水』注入,不僅為我市轉型發展全面振興、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集聚創新動能、提供科技支橕,也成為我市踐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動詮釋。

  三年育企路『種子』成『大樹』

  大慶科技人堅持將梳理成果、成立公司、進入孵化、借力資本市場、推動企業上市5個環節,比作選種、育種、孵化、澆灌和成材,助力科技型企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

  一顆種子,怎樣長成一棵大樹?一項科技成果,如何發展成一家上市科技型企業?

  『從「種子」長成「大樹」,總共分五步。』三年來,大慶科技人堅持將梳理成果、成立公司、進入孵化、借力資本市場、推動企業上市5個環節,比作選種、育種、孵化、澆灌和成材,助力科技型企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

  ——梳理成果,優中選『種』。我市共儲備高新技術成果5973項,累計發布1420項,組織開展成果對接活動62場次,實現轉化落地258項。

  ——成立公司,精心播『種』。新注冊成立科技型企業2363家,新形成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科技型企業284家。

  ——進入孵化,搭臺護『種』。科技企業孵化器(含眾創空間)發展到30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2家、經科技部火炬中心備案的眾創空間4家。孵化場地面積達124.5萬平方米,新增入孵科技型企業793家。

  ——借力資本,澆灌育『種』。設立3.03億元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基金;累計舉辦科技金融對接活動12場次,通過股權融資、專利質押等方式,為科技型企業解決融資需求3.82億元。

  ——推動上市,『種』終成『樹』。魯冀管業、正方軟件、勁普化工等11家科技型企業成功掛牌新三板,佔全市新三板掛牌企業的78.6%(全市14家),累計融資額達3.73億元。

  『「三百行動計劃」可謂是培育企業的教科書。』市科技局工作人員表示,『種子』長成『大樹』,不僅展示了科技型企業成長歷程及產業培育過程,更是市委、市政府以改革釋放創新活力、以科技驅動轉型發展的必然結果。

  寫好『七文章』實效見真章

  為最大限度地激發創新活力、釋放科技動力,我市緊扣『三百行動計劃』實現路徑,緊抓7項重點工作,務求取得實效

  前不久,2017年度全市優秀孵化項目專家評審工作結束,高速鐵路動車組剎車片項目以總分82.38分的成績獲得第一名。分數排在前10名的項目將根據政策各獲得20萬元的資金扶持,共計200萬元。

  這看得見摸得著的200萬元『獎金』,只是『三百行動計劃』的一個小小注腳。為最大限度地激發創新活力、釋放科技動力,我市緊扣『三百行動計劃』實現路徑,緊抓7項重點工作,務求取得實效。

  ——抓統籌協調,多方聯動形成合力。建立『三百行動計劃』聯席會議制度,形成時間倒排、任務倒逼、責任倒查的推進機制。市科技局成立專項推進小組,定期深入縣區、孵化器、產業園區調研,在油田配套、現代農業等領域挖掘潛力企業。

  ——抓頂層設計,優化創新政策環境。相繼出臺《關於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的實施意見》、《大慶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方案》等。今年,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意見》和《關於促進產業項目發展的意見》,鼓勵科技創新力度進一步加大。

  ——抓市校合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與哈工大等5家高校院所簽署科技合作框架協議,建立長效協作機制的省內外高校院所達42家。與中科院長春分院合作建設大慶產業育成中心,『激光切割技術』等成果轉化落地,中科激光完井公司已實現產值1000萬元。舉辦『中科院專家團隊大慶行』等對接活動,『油田用絮凝劑』等171個項目實現轉化。

  ——抓載體建設,完善創新孵化體系。出臺《大慶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辦法》,通過分級績效獎勵,培樹孵化器標杆。大慶中科創業園與北航投資有限公司初步達成合作,將共建『星空眾創空間』。『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創業孵化鏈條基本形成。孵化器建設得到省科技廳大力支持,3年累計獲補助資金2160萬元。

  ——抓服務企業,促進創新主體成長。投入210萬元啟動建設市科技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累計開展科技政策宣講、科技特派員等培訓活動41場次,培訓人員超5000人次。作為全省高新技術企業試點培育地市,對新批准的高新技術企業獎勵金額由10萬元提高到20萬元。2016年,我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134家,其中收入億元以上22家。

  ——抓科技金融,破解企業融資難題。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基金已在高新區正式運行,與多維時空等10家企業進行對接。大慶金星燃氣與四川西郡實現融資1億元。引導我市銀行機構將信貸資源向科技型企業轉移,加大知識產權質押等金融產品創新力度,目前通過昆侖銀行應收賬款質押貸款業務,24家高新技術企業貸款餘額達19.6億元。

  ——抓系列活動,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在科技活動周和全國『雙創』活動周期間,開展了科技成果展等主題活動。連續5年舉辦大慶市創新創業大賽,今年有22家企業晉級省賽、4家企業入圍國家行業賽。

  打好收官戰還得憑實乾

  經歷了『開年紅』、『二年穩』,『三百行動計劃』來到第三年,並已進入年底收官的關鍵期,大慶科技人未雨綢繆,早已成竹於胸

  『編筐編簍,全在收口』。經歷了『開年紅』、『二年穩』,我市『三百行動計劃』來到第三年,並已進入年底收官的關鍵期。

  打好收官戰,大慶科技人未雨綢繆。自『三百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截至今年8月,我市新注冊成立科技型企業2363家,新形成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科技型企業284家,完成三年任務目標的94.6%。

  『我們將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我市「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具體要求,努力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向創新創業要新動能,推動創新釋放增長潛力。』市科技局工作人員表示。

  下一步,我市將搶抓機遇,對接上級創新政策。用好、用活、用足國家和省的科技創新政策,逐條梳理、對照,緊跟落實適合我市承接的內容,力爭在融入國家區域創新體系布局上有更大進展。拓展合作,加快協同創新步伐,推動中直大企業研發設備、科研人纔等優勢科技資源向地方開放。加強市校合作,推進黑龍江大學科技園等一批重點合作項目實施。

  拓展對外合作,著眼哈長城市群、黑粵兩省合作、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申建契機,建立城市間的創新協作體系。

  同時,努力壯大市場創新主體、做優創新服務體系,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成果轉化後補助等政策;支持企業參與國家、省級重大專項和各類科技計劃項目,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實現大慶市科技創新創業服務平臺與省數據平臺統籌融合;建好大學科技園、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等孵化載體,引導民營孵化器特色發展。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