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稀罕事兒
搜 索
東北林業大學教授姜廣順科研團隊通過足跡能看出東北虎性別年齡段
2017-11-30 13:43: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孟姝軼 朱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11月30日訊 通過東北虎留在野外的足跡,就能用95%以上的准確率辨別分析出它的性別、個體信息?在我國研究野生東北虎的專家中,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的教授姜廣順科研團隊就掌握了這項特殊技能。從業近20年來,姜廣順有一多半的時間都在野外跟虎、豹等大型貓科動物打交道。如今,作為業界公認的貓科動物專家,姜廣順給出沒於我國境內的東北虎,建立了包括足跡影像、花紋、獵物、棲息地在內的龐大數據庫,並常年關注它們的成長和生活情況。

  野外調研常遇猛獸威脅 車禍骨折毅然繼續前行

  姜廣順對東北虎的研究始於2001年,那一年,他考取了東林野生動物資源學院的碩士研究生,主攻東北虎獵物種群動態研究。『做我們這行,野外調研是繞不過去的必修課。像只看腳印就能識別動物種類的技能,必須得掌握。』據他介紹,野外考察幾乎都在渺無人煙的林間進行,蚊蟲叮咬是家常便飯,遭遇熊等猛獸威脅也是常事,但最艱苦的還是冬天。冬天野外調研要在沒膝深的雪地裡蹚上一天。發現需要觀測、記錄的數據,要以最快的速度掏出本子、筆,在手沒凍僵前迅速記上。筆,只能用鉛筆,因為圓珠筆、鋼筆在極寒的野外根本無法使用。

  在爬冰臥雪的野外工作久了,姜廣順被查出患上了胃病、腎病。談及這些他淡然一笑:『這都不算啥,我還有過幾次撿回一條命的經歷呢。』據他回憶,2012年秋季,布設在吉林汪清保護區的紅外相機捕捉到了一只東北豹帶著兩只幼崽的影像,『這是中國首次探測到野生東北豹繁殖的記錄,可以糾正國際專家認為中國不可能有極度瀕危的東北豹繁殖的錯誤論調。』姜廣順說,當時他邀請俄羅斯虎豹野外生態研究專家維克特一起去棲息地調研,途中發生車禍,車子翻轉360度後墜進深溝。姜廣順回憶說:『我是全車7個人中第一個蘇醒的。當時車嚴重變形,連方向盤都彎了。』在從震碎的車窗中爬出後,姜廣順將受傷的俄方專家送上救護車,而左側脅骨已經骨折的他,毅然決定繼續前行。

  姜廣順教授測量東北虎足跡。圖片由本人提供

  利用虎林園老虎信息建數據庫 用足跡鑒定個體信息

  東北虎在自然界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控制著哺乳動物的群落,它們的遷移、定居直觀反映著一個地區生態系統的整體情況。2011年12月,國家林業局批准在東北林業大學建立『國家林業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被任命為常務副主任的姜廣順開始全面對東北虎、豹展開研究。這期間,他發現通過東北虎留在野外的足跡,可以鑒定出老虎的個體信息,甚至統計出整個地區的老虎數量。他將這一想法與同行分享,但國內專家紛紛表示,這個鑒定方法不可行。因為此前印度著名的老虎專家烏勒斯曾用幾十年的時間研究老虎足跡監測技術,但結論是無法通過足跡鑒定老虎的個體信息、統計數量。但姜廣順認為,印度不行,不代表中國不行。他說:『印度土地以沙地、泥地、沼澤為主,沒有穩定的基質,足跡容易變形。而中國東北的土地,有半年的時間被穩定的基質覆蓋,足跡學在這裡一定可以有所作為。』

  隨後他指導研究生在東北虎林園采集了70多只老虎的足跡影像資料並建立了數據庫。每當在野外發現老虎足跡,他都會和數據庫進行比對,並認真分析野外老虎的性別、年齡、體重等基本信息。可喜的是,實踐證明,用足跡鑒定老虎的性別和個體信息,准確率可達95%以上。2013年,姜廣順帶領其研究生顧佳音在美國作了題為《統計學在老虎野外種群監測的應用》的學術報告,引起學界的震動。如今,姜廣順已是業界公認的貓科足跡影像鑒定技術專家。

  通過糞便提取DNA 還能追蹤老虎活動軌跡

  現在,姜廣順及科研團隊建立的『東北虎、豹數據庫』已從此前的足跡影像數據庫,擴展到花紋數據庫、遺傳數據庫、虎豹獵物數據庫和棲息地數據庫。通過對這些數據庫數據的分析比對,從2012年至今,他們累計在黑吉兩省監測到30多只野生東北虎。相比5年前,野生東北虎在我國境內活動的數量有了明顯增長。

  如今在野外捕捉到東北虎影蹤,不論是紅外相機捕捉的圖像,還是發現了它們的足跡、唾液、糞便、毛發,姜廣順都能通過手中的數據庫,鑒定出老虎的性別、年齡,它曾在哪出現過、它吃的是什麼、它的家族曾在哪活動。據悉,通過老虎的糞便,姜廣順科研團隊還可分析出老虎的DNA、親緣關系及它們當前的健康狀況,通過糞便中的食物殘渣,還能知道它們最近吃了什麼獵物。

  姜廣順介紹說:『2013年1月22日,吉林琿春的一個農民稱自家的狗被東北虎吃了,當地林業局立即將信息告訴了我們,我們來到琿春,一路跟蹤東北虎留下的腳印,找到了它的糞便。在糞便中,我們提取到了它的DNA,發現它是一只公虎,也從食物殘渣中找到了狗毛,證明它確實吃掉了當地村民的狗。根據它在雪地上留下的足跡大小和步距,判斷它是一只成年虎。隨後,我們又將它的DNA和遺傳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對比,發現這只成年公虎,此前曾出現在琿春當地的另一個位置,那次吃了一頭牛。』

  『基於這些數據庫,我們發現一只在俄羅斯出生的雄性小虎,在1歲半時來到我國,從此沒有離開。這不僅說明經常有東北虎從俄羅斯跨境溜達到中國,更說明我國在保護林地、恢復生態方面頗見成效,吸引了老虎來此定居。也正是基於這些數據庫,我們纔明確知道中國東北虎、豹種群絕滅的趨勢已得到扭轉,這在國際大型貓科動物普遍呈現衰退的環境下,顯得尤為可貴。』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