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2月3日訊 又到了北方人在暖氣房裡吃雪糕,南方人捂秋褲毛衣暖寶寶的時節,供暖問題再次引發南北大吐槽。
由於地域差異,南方人難免對哈爾濱有一些認知偏差,甚至會鬧出一些笑話。日前,記者采訪了一些來過冰城的南方人,一起聊聊那些讓他們難忘的奇趣經歷……

大包小裹背來七條褲子
厚睡衣壓根兒沒用上
28歲的湖南姑娘黃丹,是張家界景區的一名導游。自從在網上看到了許多冰城雪景的照片,她就一直想來看冰賞雪,今年終於有機會和小伙伴一起來到哈爾濱。
他們剛到這裡,就見證了一場小雪, 『外面飄起雪花,我們這個湖南旅游團簡直樂瘋了,大家在建築藝術廣場上瘋跑、打鬧,本地人則有點兒「嫌棄」地看著我們,可能在他們看來,這點兒小雪哪值得那麼興奮啊。可是對一輩子沒見過幾次雪的我們來說,這真是太激動了!』黃丹笑道。
由於是第一次來哈爾濱,從未感受過北方的低溫,黃丹毫不猶豫地帶來了保暖褲、毛褲、絨褲、羽絨褲、棉褲等,足足有七條之多,光羽絨服就帶了兩件,用她自己的話說, 『只要是厚的衣褲,能帶來的我都帶來了』。為了防止夜裡被凍醒,黃丹還特意在網上買了一套厚厚的珊瑚絨睡衣,結果來了之後纔發現,賓館裡的暖氣很熱乎,穿厚睡衣根本熱得睡不著覺,不得不又在哈爾濱買了套短袖睡衣。
『其實,哈爾濱遠沒有我想象中那麼冷,厚褲子確實是帶多了,即使在寒冷的景區裡也有餐廳和喝熱飲的地方,特別是室內有暖氣,比在南方過冬舒服多了。』黃丹說。
北方素菜不夠素
成個買大西瓜驚呆南方客
今年65歲的宋金安是上海人,三年前,他來哈爾濱走親戚,立刻被冰城充滿異域情調的建築『圈粉兒』了。逛了一次中央大街,他覺得這比上海南京路更具風情。在宋金安看來,哈爾濱的中央大街不僅是一條步行街,更像是一座『建築藝術展覽館』,百年的文化積淀、獨具特色的歐陸風情、流光溢彩的迷人夜色,既浪漫又時尚。
值得一提的是,哈爾濱的葷菜給宋金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家宴上,親戚們不僅買來了紅腸、松仁小肚,還做了鍋包肉、扒肘子、排骨燉豆角,在炒蒜苗、西葫蘆這些青菜時也都加了肉。 『到了北方纔知道,其實南北方對素菜的定義不太一樣。在北方,芹菜炒肉絲裡有芹菜就算比較素了,在南方,只要是菜裡加了肉的就都算是肉菜。而且在南方,必須是綠油油的那種綠葉菜纔叫青菜,黃瓜、豆角都不算。』宋金安坦言,親戚們的家宴十分豐盛,可對南方人來講實在太油膩了。
『在南方,冬瓜是切片賣的,排骨可以只買一根。到了哈爾濱,我發現這邊的冬瓜是整個賣的,排骨一次買兩三斤,特別是夏天幾乎每家抱個大西瓜,我都驚呆了,我們那兒一家五口人也就纔買半個西瓜呀。』宋金安說。
紹興媽媽怕冷原本不敢來
發現女兒家屋暖冬天不願走
宋金安來哈爾濱是在七月,當時上海的氣溫已是三十多度。對於南方客人來說,哈爾濱絕對是避暑勝地。盡管哈爾濱白天偶爾也會出現三十多度的高溫,但晚上一般比較涼爽。『在上海即使晚上有風也是熱風,不開空調別想睡覺。哈爾濱的夏天真舒服呀,晚上打開窗戶就是自然風,在南方每年起的熱疹子在哈爾濱就沒犯過!』宋金安興奮地介紹道。
而最讓紹興姑娘王瑩高興的,則是北方冬天的暖氣。她在北方讀大學,畢業後留在這邊結婚生子。 『我媽說她怕冷,我嫁到北方以後,她一直不肯冬天來看我,結果她去年來過一次之後不願意走,現在天天盼著能來北方過冬。現在,紹興室溫也就十幾度,老媽穿著保暖內衣,蓋三床被,後半夜還常常被凍醒。而我北方的家裡室溫二十四五度,我兩歲的兒子穿著背心褲衩睡覺,不蓋被子也不會感冒。每次我和我媽視頻聊天,她都抱怨南方冬天屋裡太冷,說手上的凍瘡又犯了,還是北方的冬天好過!』王瑩感慨道。
『安固』 『安埠』說不清
被相似街名帶跑偏
很多南方人由於普通話不夠標准,在哈爾濱鬧過不少笑話。宋金安回憶道,他在哈爾濱走親戚時,常把『王哥』叫成『黃哥』,把『牛奶』說成『劉奶』,惹得親戚們笑聲連連。
最跑偏的一次,他從哈一百打車要去安固街的親戚家,由於發音不標准,司機以為他要去『安埠街』,結果直接把他拉到了香坊。 『到地方了,我感覺不太對,又給親戚打電話,好不容易纔找對門。』宋金安笑道,和北方的標准普通話相比,南方人的發音的確不夠標准,像『安固』 『安埠』這樣發音很相似的街名,太容易搞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