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3日訊(關蕾 周雷 記者 霍梟涵 編輯 李玥)農村旱廁改造難,始終是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最大『頑疾』,近幾年,虎林市抓住農村旱廁改造的『命門』,開出了一劑治本『良方』,將『廁所革命』進行到底。

虎林市寶東鎮東興村。
從『要我建』向『我要建』轉變
為了取得群眾的支持,虎林市組織農業、財政、環保等部門成立了5個專項推進組,深入全市各鄉鎮調查摸底,了解基礎條件,傾聽群眾意願。走進每一村了解情況、走進每一戶反復向群眾宣講政策,逐個環節講解,向群眾講明黨委政府惠民舉措和補貼政策,幫群眾分析旱廁污染和冬季入廁、洗浴困難的實際,教農民算好健康賬、經濟賬,從根本上使農民認識到了分布式能源改造的現實意義,農民群眾們由被動變主動,由觀望變成參予,真正實現了『要我建』向『我要建』的轉變。

寶東鎮東興村張忠德家衝水馬桶、淋浴、熱水器樣樣俱全。
『三統兩分』『三定三不定』模式新鮮出爐
為了打消群眾的顧慮,虎林市發揚釘釘子精神,經過反復磋商,幾上幾下,拿出了真招實招,『三統兩分』『三定三不定』的分布式能源建設模式新鮮出爐。
通過『統一規劃、統一采購、統一施工、分步驗收、分戶收集』的模式,群眾看到了『廁所革命』帶來的變化。通過『定補助標准、定改造標准,定驗收標准,不定建設模式,不定品牌樣式,不定施工隊伍』,農民只承擔投資總額的1/3,根據實際需要自主選擇建設模式,極大方便了農民生活所需。

分布式能源建設後村民家中的衛生間。
自上而下地推動和保障
為保障『廁所革命』的順利時行,虎林市委市政府將分布式能源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制定出臺了分布式能源改造優惠政策,每年優先安排資金500萬元啟動改造工作。今年試點村農民自籌資金達到124萬元,並主動出工、出力、出車參與改造,建設熱情空前高漲。
三年來,全市共投入美麗鄉村建設資金近3億元,其中用於分布式能源改造3600萬元,分布式能源用戶達到4500戶。這是虎林市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交出的一份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