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蒙古族文化在馬頭琴和四胡的樂聲中傳承
2017-12-05 18:27: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鄭通 遲亦達 劉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5日訊(記者 鄭通 遲亦達 劉楠 編輯 王艷) 走進杜爾伯特蒙古族中學的教室,幾十名孩子穿著蒙族服裝、整齊劃一地用馬頭琴演奏樂曲《嘎達梅林》,用高音四胡演奏樂曲《草原晨曲》,那雄壯、悠揚的樂曲聲中仿佛訴說著蒙古族的英雄歷史,讓聽眾感受到蒙古族人生命的脈動和熱烈。將民族文化傳承貫穿於學生的藝體教育中,正是這所學校最大的特色。

杜爾伯特縣蒙古族中學校長常泉向記者介紹學校情況。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杜爾伯特蒙古族中學始建於1956年,現有教學班39個,其中蒙古族學生1065人,佔全部學生的54%。近幾年來,杜爾伯特蒙古族中學把蒙古族傳統樂器馬頭琴、四胡的傳承與保護納入到教育課程當中,讓學生在學習應用現代化知識的同時,更多地了解和傳承民族文化,繼承蒙古族傳統文化的精髓。采訪中,初中三年一班學生包欣萍對記者說道:『我學習四胡有三年多的時間了,越學習越喜歡,這讓我更多了解了蒙古族的歷史,也讓我為我是個蒙古族人感到自豪。』包思瑩告訴記者:『四胡拉得好,讓我成了班級的「小明星」,增強了我學習的自信心。現在我的成績位於班級前十名,學習四胡起了很大作用!』

蒙古族中學學生馬頭琴演奏《嘎達梅林》。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蒙中學生演奏高音四胡樂曲《草原晨曲》。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杜爾伯特蒙古族中學校長常泉說,除了將四胡、馬頭琴、安代舞等蒙古族特色教育加入日常教學中,該中學還特設了7個純蒙語班,選取164名學生,在漢語課和英語課以外,其他所有課程均用蒙古族語教學,老師和學生都著民族服裝上課。這種特色民族教育讓蒙古族優秀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

蒙古族帽子。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蒙古族中學學生馬頭琴演奏《嘎達梅林》。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何金松介紹說,多年來,杜爾伯特縣高度重視民族教育事業發展,強化基礎設施投入,全縣各級各類民族學校達到25所,民族學校標准化學校比例達到86%,學習蒙古族語文學生比例達到56%,以『雙語』、藝體等特色教學為代表的民族教育實現快速發展。

責任編輯:王艷

【專題】龍江媒體民族地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