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7日訊 每年冬天,降雪過後,都會給出行的人們、車輛帶來些許困難,但相比打車難、路難行等交通情況,出租車司機漫天要價成了雪後一個集中爆發的怪病,讓不少市民很受傷。
今冬雙鴨山市的幾場降雪過後,昔日看天要價、不打計價器、拒載等形象不佳的各類出租車違規現象明顯有所改觀,的哥的姐在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時,成為雙鴨山市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往年,出租車管理部門、幫辦熱線接到乘客投訴部分的哥的姐趁雪『打劫』、不按規定使用計價器等違規現象不在少數,讓出租車的整體形象大打折扣。
今冬,幫辦記者采訪中的所見所聞印證了雙鴨山市出租車行業的大轉變——城市的流動名片變樣了!
今冬的幾場降雪過後,乘坐出租車索要10元的現象明顯減少。
市民趙女士說:『那天正好下大雪,我帶孩子從一馬路打車到文化路,道挺遠的,心想出租車會不會趁機多要錢。可沒想到,下車後只按計價器收取了7元錢,讓我的心裡暖暖的,一個勁兒地說謝謝。其實到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感覺和以前不一樣了。』
像趙女士一樣,記者采訪了5位市民,大家一致認為,看天要價的現象明顯減少。
冬季雪天較多,拒載、趁機哄抬車價的現象時有發生,可如今,這種現象隨著出租車管理部門的監管力度增強、的哥的姐的素質提高而明顯減少,讓人們為之點贊。
張先生每天負責接送孩子,天冷時乘坐出租車是常有的事兒。他說:『入冬後發現,打車時只要一上車,不用你說,司機第一件事就是打開計價器,避免了口舌。不像以前,不是說計價器不好使,就是說給多少多少錢。』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上車先打計價器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受到乘客們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出租車安裝計價器,是衡量收費標准的有效依據。曾幾何時,不少乘客投訴的哥的姐不按規定使用計價器,因此產生糾紛、矛盾的事時有發生。上車先打計價器,是出租車形象改變的一個印證,只有正確使用計價器,纔能有效保障雙方利益。12月4日,天氣很冷,而且道路較滑,記者在中植小區附近看到幾位的哥的身影。記者與其中一位的哥王師傅攀談起來。他說,這種天氣,誰要有啥急事兒想出門,車特別難找,這正是咱出租車大顯身手的時候,開車辛苦點兒咱不怕。
他的話讓記者十分感動,不禁又記起每年高考時,那些愛心送考的出租車司機們。他們用實際行動彰顯和諧、友愛,擦亮了城市的流動名片。
在雙鴨山市的哥的姐隊伍中,像這樣的愛崗敬業先進典型數不勝數。他們克服自身困難,不論寒暑奔走在大街小巷,方便著千家萬戶。讓我們對的哥的姐們多份理解,多份關愛。
采訪中,有這樣一件事讓記者記憶猶新。幾天前,出租車司機於師傅在建鑫小區等活時遇到一位居民,由於患病下樓匆忙,到了醫院纔發現忘記了帶錢。於師傅不僅沒要打車錢,而且還為他墊付了看病的錢,讓人很是感動。
奉獻愛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於師傅免費服務乘客正體現了這種美德。其實,在出租車行業,像拾金不昧、敬老愛老的事還有許多許多,正是這些普普通通的出租車司機,展示了雙鴨山市良好的精神風貌。
這些看似發生在的哥的姐身上普通的事,卻折射出了出租車司機的良好素質和精神風貌。然而,在眾多的哥的姐演繹這種新風貌之時,也不乏有些為了一己私利而影響整體形象的人,這些人應向大多出租車司機一樣,早日改掉壞毛病,呈現新風貌。 出租車是一張城市的流動名片,《幫辦》希望這張流動的名片能在有關部門的監管下、市民的積極監督下、的哥的姐的努力下,更加煥然一新、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