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物價部門曝光多起市場不正當價格行為案例
2017-12-08 10:11:15 來源:大慶網  作者:徐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8日訊 年終歲尾,市場供銷兩旺。尤其是『元旦』、『春節』即將來臨,又到了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用品的『購買季』,絕大多數商家采取合法的促銷手段,吸引顧客購買。但是,仍有一些不法商家不誠信經營,利用標價形式或不正當價格手段做手腳,欺詐消費者。市物價部門將今年查處的一些不正當價格行為案例公布出來,希望引起消費者重視。

  不明碼標價。按照相關法規規定,明碼標價是經營者的一項基本義務,如果不明碼標價,則侵犯了消費者的價格知情權,更是給價格欺詐行為留下了可趁之機。各級物價部門在市場巡查過程中查處了一些不明碼標價行為,比如,我市某手機品牌在銷售手機時未按規定明碼標價,被處以罰款1000元;某縣長途客運班車未按規定明碼標價,被處以500元罰款;某電商企業在銷售酒類商品時,未按規定明碼標價,被處以罰款1000元。

  虛構原價。經營者即使做到了明碼標價,但是也存在利用一些不法價格手段來誘導或欺騙消費者的情況,虛構原價就是其中之一。按照規定,經營者標示的『原價』,應該為該經營者在本次降價前七日內在本交易場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據的最低交易價格;如前七日內沒有交易價格,以本次降價前最後一次交易價格作為原價。但一些經營者標示的『原價』通常是虛構的,比如,某超市銷售的產品標簽標示『原價』為9.6元,經檢查,實際上該『原價』不存在,該經營者從未以該『原價』出售過產品,價格執法人員作出了罰款5倍的處罰決定。

  商品數量或質量與價格不符。個別經營者短缺商品數量,或者質量與價格不符,侵犯消費者權益,達到多收費用的目的。比如,有消費者舉報,某飯店在結賬時賬單上顯示消費36盤花生米,但實際上他僅僅消費了2盤,多花了34盤花生米的錢,價格執法人員現場檢查情況屬實,作出退還多收價款、罰款4倍的處罰決定。

  低標高結。目前,大多數商家都采用電腦收費系統,商品標簽標示的價格與電腦收款時實際價格不符。比如,某超市銷售的黃瓜標價為3.38元/公斤,電腦收費時價格為3.98元/公斤,存在『低價招徠顧客高價結算』的問題,經查屬實,價格執法人員作出退還多收價款、罰款5倍的處罰決定。

  虛假折扣。經營者經常會利用消費者心理,采取『打折銷售』的方式,誘導消費者購買,但實際上折扣不實甚至根本沒有折扣。比如,根據消費者舉報,我市某品牌男裝專櫃標示『全場8折』,但經過執法人員實地檢查,個別產品仍以『原價』銷售,根本沒有折扣,對其作出罰款5000元的處罰決定;某超市在銷售水果時也存在類似的行為,經查屬實,價格執法人員對其罰款5000元。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