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2月11日訊 近日,記者從省住建廳獲悉,我省制定並印發了《黑龍江省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實施方案(2017—2020)》。到2020年, 『城市雙修』(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初見成效,被破壞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修復, 『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條件明顯改善,環境質量明顯提昇,城市特色風貌初顯。
綠地 2020年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8.9%
《方案》指出,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入園』的要求,均衡布局公園綠地,通過拆遷建綠、破硬復綠、見縫插綠、立體綠化等措施,拓展綠色空間,讓綠網成蔭,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8.9%,綠化覆蓋率達到43%。因地制宜建設濕地公園、雨水花園等海綿綠地,推廣老舊公園改造,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6平方米。
基礎設施 供水管網使用超50年將更新改造
《方案》指出,對使用超過50年和材質落後的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到2020年,市政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要控制在10%以內。要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垃圾處理設施、公共廁所、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新建小區和舊區改造必須配建生活垃圾轉運間,設區城市必須在2020年前按要求建設生活垃圾壓縮站,配齊公共廁所,特別是要優先配建大型廣場周邊和城市公園內部公共廁所。
公共服務 智能快件箱進社區建無障礙步行系統
《方案》指出,到2020年,新建城區硬化地面,可滲透面積要達到40%以上。落實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標准,加快完善商業網點、中小學、幼兒園、醫療衛生、文化服務、養老助殘、家庭服務、體育健身、物流配送等多層次公共服務設施網絡,加強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的適老性建設和改造,構建無障礙步行系統,加快布局社區智能快件箱,構建『一刻鍾社區生活服務圈』和『5分鍾便民生活圈』。推進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公共服務設施和城市公園向全社會免費開放。
交通 新建改擴建主次乾道要設自行車道
《方案》指出,依據規劃,新建及改擴建城市主乾道、次乾道,要設置步行道和自行車道,城市支路和居住區道路,要設置步行道。到2020年,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的步行和自行車出行分擔率達到55%以上;其他中等城市,步行和自行車出行分擔率達到65%以上;其餘小城市步行和自行車出行分擔率達到70%以上。
改善各類交通方式的換乘銜接。鼓勵結合老舊城區更新改造、建築新建和改擴建,規劃建設地下停車場、立體停車樓。加快充電設施建設,促進電動汽車的使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