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鶴崗市美麗鄉村建設交出漂亮答卷 整治村莊環境改善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
2017-12-11 11:05:47 來源:東北網-鶴崗日報  作者:耿向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11日訊 建設美麗鄉村是我市建設『活力邊城、幸福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生態文明建設全新理念指導下的一次農村綜合變革。近年來,鶴崗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城鄉發展一體化、新型城鎮化為導向,整合4億餘元資金整治村莊環境、改善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在全市掀起了一場順應社會發展趨勢的昇級版的新農村建設,在美麗鄉村建設的考場寫出漂亮答卷。

  鶴崗市把美麗鄉村與城鄉一體化、新型城鎮化統籌起來規劃建設,在全市的212個村中已完成規劃村116個,佔全市總數的55%。形成了市、縣(區)、鄉(鎮)、村四級規劃,明晰了鄉村建設的空間布局、產業布局、建設布局,使美麗鄉村建設有規可依。建設中,鶴崗市確立了『點線面結合、點線有突破、全面見成效』的工作思路,以四星級以上村為重點,以公路沿線村、城郊村和工業園區、旅游區周邊村連點成線,以全市21個鄉鎮的212個村為面,在鄉鎮層面上消滅空白點,突出抓好示范村建設,以點帶面,梯次推進。按照《實施方案》確定的6大類19項任務和近30家責任部門分工,形成了上下互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在星級村建設的基礎上,鶴崗市還建立了15個示范村。鶴崗市美麗鄉村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把爭取到的資金、項目集中向示范村投放。2015年以來,僅在示范村建設上就累計整合各類資金2億多元,主要用於村內道路硬化、路邊溝硬化、文體設施、農業產業等項目建設。東山區興華村、綏濱縣中興村、蘿北縣紅光村等示范村已達到美麗鄉村標准。鶴崗市還通過制定年度《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行動方案》及《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要點》,明確了鄉村環境衛生整治目標任務、責任分工、考核辦法和管理機制,使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步入制度化、常態化的軌道。近年來,集中開展全市農村環境整治活動累計投入3800萬元。通過項目建設目前設置垃圾箱3366個、硬化道路575公裡、整理綠化用地600多公裡、安裝路燈2771盞,通過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極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在建設示范村的同時,鶴崗市還將美麗鄉村建設大面積鋪開,幾年來共整合資金4億多元,持續完善全市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先後實施了村屯道路、邊溝硬化、修建廣場、房屋改造、垃圾收轉運、污水處理、農村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同時,還積極全力提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使全市的農村文化廣場達95個,標准化村衛生室188個,村幸福大院53個,村幼兒園20個,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在抓好整治村莊環境、改善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等『面子』工程的同時,鶴崗市更注重『裡子』建設。以美麗鄉村建設為載體,以民風建設和環境整治為重點,全力提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結合各種文化活動,將精神文明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使其相得益彰。目前,全市已創建兩個國家級文明鄉鎮、1個國家級文明村,兩個省級文明鄉鎮、11個文明村和42個十星級文明戶。 為保持美麗鄉村建設成果,鶴崗市、縣區相繼制定了《農村專職保潔員管理辦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以獎代投』工作方案》等制度機制,各縣區還結合各村實際,通過成立專兼職清掃隊、老黨員管護隊、婦女保潔協會等方式,利用典型示范帶動、檢查考核評比等制度,培養農民自覺保護環境衛生行為。目前,在全市212個村中已成立174個保潔隊伍;設置588名保潔人員,平均每村2.77人,促使農村環境管護實現制度化,最大程度保持住了美麗鄉村的建設成果。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