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2月12日訊 據《黑龍江省衛生計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我省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佔全部死亡的88%,慢性病已佔我省疾病總負擔的70%以上。11日,生活報記者從省政府獲悉,《黑龍江省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發布,到2020年,力爭30-70歲人群因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較2015年降低10%。到2025年,力爭30-70歲人群因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較2015年降低20%。
社區逐步開展慢病高危人群風險評估和乾預指導
健全學生健康體檢制度,推廣老年人健康體檢,推動癌癥、腦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機會性篩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逐步開展超重肥胖、血壓血糖昇高、血脂異常等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患病風險評估和乾預指導,提供健康諮詢服務。
將口腔健康教育納入中小學衛生生理課程,實施兒童和青少年口腔健康檢查、窩溝封閉、局部用氟(高氟地區除外)等齲病預防措施,提高基層口腔疾病防治能力,到2025年,12歲兒童患齲率控制在30%以內。
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黨政機關、醫療衛生機構、教育機構要率先成為無煙單位。鼓勵食品銷售企業開設健康食品專櫃。
慢病患者優先享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優先將慢性病患者納入簽約服務范圍。推行分級診療制度,積極推進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腫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患者的分級診療,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的合理就醫秩序,健全治療—康復—長期護理服務鏈。鼓勵並逐步規范常見病、多發病患者首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對超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定位和服務能力的慢性病,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患者提供轉診服務。暢通雙向轉診渠道,重點將慢性期、恢復期患者向下轉診。
老年慢病患者可由家庭醫生開長期藥方
探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慢性病患者按人頭打包付費。完善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醫保差異化支付政策,引導參保人員合理有序就醫,推動慢性病防治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沈。發展多樣化健康保險服務,鼓勵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開發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開展各類慢性病相關保險經辦服務。按規定對符合條件的患慢性病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實施醫療救助。鼓勵基金會等公益慈善組織將優質資源向貧困地區和農村延伸,開展對特殊人群的醫療扶助。老年慢性病患者可以由家庭簽約醫生開具慢性病長期藥品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