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把扶貧放在發展大格局下謀劃 訪孫吳縣委書記代樹奇
2017-12-14 13:58:5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新英 李民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2月14日訊 孫吳縣委書記代樹奇在談到脫貧攻堅時說,做好扶貧工作要和群眾站在一起,設身處地為貧困戶著想。孫吳縣瞄准『精准』目標,聚焦貧困癥結,重點突出『四個精准』,即調查識別靶向施策精准、分類施治落實政策精准、產業帶動項目實施精准、突出重點區域連動精准。把力用在點子上。

  用自己的『話匣子』打開貧困群眾的『心窩子』。代樹奇介紹,在調查摸底上,駐村扶貧工作隊員走進貧困戶家中入村入戶,全面摸底貧困戶真實情況。有了精准識別做基礎,在制定扶貧措施上統籌考慮政策扶貧和產業扶貧,實行『一戶一法』、『一村一策』。通過精准識別和精准退出工作,孫吳縣確定建檔立卡貧困戶3373戶5627人,全部落實了幫扶措施。

  如何將扶貧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代樹奇說,孫吳縣把扶貧擺在全縣經濟發展的大局下進行研究謀劃,培育和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項目,最大限度提高扶貧產業和縣域產業融合的深度和廣度。在具體做法上,主要采取發展綠色種植業、養殖業、寒地林產以及新興產業等扶貧模式。在種植業上,主要發展食品大豆、漢麻、寒地香稻、脫毒馬鈴薯種植。以合作社為主體,貧困戶出租土地或以地入股,建立種植基地,推廣標准化生產模式,帶動增收。以食品大豆標准化種植為例,拉動2600餘名貧困人口年人均增收800元。孫吳素有中國漢麻之鄉的美譽,漢麻種植帶動900餘名貧困人口年人均增收6900元。此外,優質香稻種植、建立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發展庭院經濟、建蔬菜大棚對貧困戶拉動作用明顯。在養殖業上,孫吳縣主要發展安格斯牛、黑河重挽馬、生豬、林下特色養殖。充分發揮養殖合作社牽動作用,農民貸款買牛入社,通過在養殖基地務工,增加收入。今年,孫吳縣安格斯基礎母牛存欄2200頭。重挽馬存欄量176匹,在利潤中提取國投資金進行分紅,帶動69名貧困人口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孫吳縣根據地緣優勢發展寒地林產扶貧,建成了4.2萬畝大果沙棘繁育栽植基地,形成了『龍頭企業+標准化基地』的產業化發展格局。依托黑森菌業栽培食用菌2000萬袋,帶動貧困人口426人,人均可增收4500元以上。建成了黃芩、蒼術等北藥生產示范基地3萬畝。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孫吳縣還針對西部和南部鄉區域貧困實際,實施區域連動脫貧戰略,實施了整村搬遷、以宅基地換產業扶貧模式。通過整村搬遷,拆遷危房,貧困人口向中心村轉移新建住房,解決貧困戶住房安全問題的同時,集中打造美麗鄉村。集中實施了常住人口不足50戶的建設、英河、東崗、前鋒、林河、楊木山等小型深山屯搬遷工作。目前,已完成建設、英河、林河、門山、楊木山五個村屯225戶村民整村搬遷工作。

  代樹奇說,孫吳縣作為省級貧困縣,目前已進入決戰衝鋒的關鍵時刻,我們必須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增強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切實做到脫貧路上不落一戶、不漏一人,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