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勢深哈合作驅動改革創新
哈爾濱市平房區(哈經開區)取長補短務實推動合作共贏
黑龍江日報12月15日訊 12月13日,哈爾濱市平房區(哈經開區)深圳產業項目招商簽約儀式在深圳舉行,52個產業項目集中落地,涵蓋了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等平房區(哈經開區)多個重點產業,為該區今後的振興發展蓄積力量。而這一成果的取得正是哈爾濱市平房區(哈經開區)在深哈合作中大膽創新、勇於改革,取長補短推動合作共贏的有力證明。
『明年我們將把深化改革作為推動平房區(哈經開區)振興發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學習借鑒羅湖區改革經驗,努力打造深哈合作改革創新的樣本示范區。』在深圳市羅湖區掛職的哈爾濱市平房區委書記、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劉興閣談到平房區(哈經開區)的未來發展信心滿滿。
深化改革變中求進謀發展
據介紹,哈經開區作為龍江大地上誕生的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過近30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建成了目前哈爾濱工業、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區域,在今年商務部對國家級開發區的綜合排名中,已躋身第一方陣的前列。目前,國家級新區的獲批和國家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以及十九大關於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的決策部署等各種政策的疊加又給了該區新的發展機遇。然而,隨著發展動能的轉換和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效益不高、增長乏力,投資強度低、土地使用粗放,消費不足,區域活力不夠等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
『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倒逼我們向羅湖區學習,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行政審批等涉及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改革。』劉興閣說,羅湖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原點,是深圳主要的金融和商業區,經濟社會發展基礎雄厚、前景廣闊,特別是在深化改革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績和豐富經驗。未來平房區(哈經開區)要深入學習深圳經驗,深化重點改革任務交流,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重點推進強區放權體制機制改革、人力資源配置改革、老舊住宅區農村住房征拆機制改革、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基層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改革。
同時,平房區還將學習深圳經驗,務實推進產業合作,實現多領域協同互動。其中,在裝備制造業與新興產業方面,搶抓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重大歷史機遇,深入貫徹『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利用良好的產業基礎和發展優勢,在高端裝備制造業、綠色食品、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機器人、通用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領域開展合作。同時,立足『以大項目帶動大片區、大片區帶動大發展』的合作原則,依托兩區的重點產業項目,建立跨地區政府間和企業間的聯動交流機制,推動產業項目間強強聯合、互補合作,充分發揮哈爾濱和深圳的地緣優勢,打造聯結東南亞和俄羅斯的產業項目管廊,以需求促進產業昇級,最終實現產品消費和產業發展雙昇級。
勇於創新校區攜手闖新路
在深圳的簽約儀式上,哈爾濱市平房區(哈經開區)、深圳市羅湖區、哈爾濱工業大學三方簽署的建立全面合作關系的框架協議可謂哈爾濱市平房區(哈經開區)深哈合作的創新之舉。未來三方將加強全面合作的頂層設計,通過搭建涵蓋高校與地方的兩區三方的合作平臺,積極探索高校、政府、企業三方在成果轉化、雙創平臺等方面的創新合作模式。
哈爾濱工業大學作為連接哈爾濱和深圳兩座城市的著名學府,在國內外具有很高的聲譽和影響力。此次平房區、羅湖區攜手哈工大三方開展全面戰略合作,將進一步搭設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創業創新、成果轉化的便捷通道和務實平臺,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長遠戰略意義。
劉興閣說:『我們將倍加珍惜並牢牢抓住此次三方戰略合作的發展契機,主動對標羅湖先進經驗做法,務實開展交流合作,大力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深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積極探索『飛地』『飛企』模式,加快建設多層次合作體系,奮力走出新時代經開區、平房區振興發展的新路子。』
而對於此次簽署的區校合作框架協議,深圳市羅湖區委書記賀海濤表示,哈爾濱市平房區(哈經開區)在航空、裝備制造、機器人等方面有著很強的產業優勢,哈爾濱工業大學在產學研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而羅湖區目前也亟須要在產業結構轉型上下功夫,開展對外合作,吸收優勢產業在此落地,此次簽署三方框架協議就是一個重要的合作機會,未來,他們將按照框架協議,進一步加強和平房區、哈工大,在智能產業、機器人裝備等方面加強合作,實現雙方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局面。
據悉,未來三方將積極推動產業決策研究院的建立和地方性智庫的設立,為兩地在聯合實施產業集群重大項目、軍民融合協同創新、先進產業發展規劃等方面的高層合作提供戰略決策諮詢服務,創造更加完善的區域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促進軍民融合、通用航空等國家重點戰略領域企業的快速發展。通過政府和高校之間高起點、多領域、全方位的頂層設計,為平房區(哈經開區)和羅湖區全面發展提供智力資源保障。
交流合作優勢互補求共贏
如何能在不拆包裝的前提下,看到一個包裝完整的產品的內在樣式、產地和生產過程?現在就有這樣一種智能包裝技術,通過大數據、以及物聯網感知技術,讓商家可實現對消費者需求的全方位把握,從而讓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實現『量身定制』。今後這種技術即將在黑龍江的大米包裝中得以應用。
12月13日,哈爾濱中米科技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深圳勁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下一步,雙方先通過技術合作,把這種智能包裝技術引入哈爾濱,提昇哈爾濱中米科技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米包裝的智能化水平,幫助企業提檔昇級同時助推龍江綠色食品品牌真正做大做強。
『選擇中米集團合作我們看中的是它的資源基礎優勢,中米集團旗下不僅有米商、包裝企業還有線上銷售平臺,並且企業正在對這些資源進行整合,他們缺少的是技術,而我們擅長的是大數據、以及物聯網感知技術,這樣我們一拍即合,合作共贏。』勁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田學禮說。
作為此次簽約的哈爾濱企業,愛立方孵化器集團與深圳的兩家企業合資成立兩只基金,共同做哈爾濱和深圳兩地優質項目的投資。
『深圳有豐富的資本資源、市場資源、產業資源,而哈爾濱則有豐富的科技資源,人纔資源和良好的工業底蘊,兩地的優勢互補能夠創造出新的價值。我們的合作就是希望將兩地的資源整合到一起來創造新的項目。』愛立方孵化器集團董事長常舒宇對雙方合作的前景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