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8日訊 西瓜、香瓜、木耳……寧安市作為我市農產品的主要產區,為推動農產品的銷售,增加農民收入,在提高產品品質的同時,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讓水果蔬菜等農產品銷售搭上『電商快車』,一批『電商達人』也開始嶄露頭角。
新鮮果蔬直達全國20多個城市
『開展線上訂單、線下體驗銷售模式,暢通的銷售渠道也促使一些種植大蒜、燈籠果和水果的農民紛紛「搭車銷售」。』寧安市明君瓜菜專業合作社社長高波說,寧安市明君瓜菜專業合作社於1998年成立,注冊資金11萬元,從事綠色西瓜、香瓜、草莓以及各類無公害蔬菜的種植與銷售。她原來只是利用傳統的門店方式銷售瓜菜,2015年,她創建了『古塔田源』公眾號,開展線上訂單、線下體驗銷售模式,當時,僅微信群銷售額就達到32.4萬元,合作社實現總利潤380萬元。
『現在我們實體店共有微信群5個,共計有會員2000餘人,開展消費50元以上送貨上門服務,日均銷售額4000多元。』高波驕傲地說,他2016年通過郵政的郵樂網、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利農商城、順風農產品銷售平臺等網上平臺銷售額達到200餘萬元,將各類果蔬銷到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2017年2月,合作社舉辦首屆桃花節,通過網絡宣傳共吸引哈爾濱、牡丹江、海林、綏芬河等地游客6000餘人。6月30日,還舉辦了第二屆采摘藝術文化節,僅三天就接待游人4000餘人,銷售額40多萬元。目前,合作社種的大棚和露地綠色西瓜和甜瓜、草莓,及21種無公害蔬菜的產量和質量明顯提高,現合作社資產總額1664.4萬元,其中;固定資產1559萬元,流動資金105.4萬元,產值2200萬元,合作社社員人均純收入5萬元,合作社戶均增收1.6萬元,帶動城鄉就業16000人次,增加工資性收入200萬元。
優質農產品受各地消費者喜愛
『東北木耳就是好吃,產地直銷就是不一樣,還會再來購買的。』這是李斌在阿裡巴巴網店經常收到的好評。李斌原本初中畢業後在家中務農,後來開始收售山特產品。1993年起他就執著於林蛙加工的技術探索中,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2011年7月5日他成立了寧安市雪鄉蛙業有限公司,後來更名為寧安市北域珍奇山林食品有限公司。
李斌告訴記者,他的公司於2007年入駐阿裡巴巴,進行網絡批發經營,月銷售額2至5萬元。2012年10月入駐淘寶網,12月正式入駐天貓商城,客戶評價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並呈穩定上昇趨勢。2013年入駐山山商城和亞馬遜商城,經營狀態良好,公司現全面發展線上業務。現在,他正在籌劃進行省著名商品和有機認證申請。先在龍江衛視、寧安市地方電視臺做廣告推廣,並已設立高速公路廣告牌等宣傳,將具有東北特色的產品推到全國市場,力爭將現食用菌、傳統滋補品、大米等年總產值在現有的基礎上有大幅度的提昇,帶動地方特產的經濟發展。
隨著目前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市場信息已成為農民生產經營更直接、更明確、更有力的有效手段。寧安市『電商達人』們充分搶抓機遇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發揮其便捷優勢、速度優勢、空間優勢、信息優勢和成本優勢,讓寧安市電商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