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2月20日訊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克東縣是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特困片區縣,全縣共有7個鄉鎮、98個行政村,其中貧困村55個,佔全縣行政村總數的56%。按照省市精准識別『回頭看』工作部署,經過重新據實精准識別,共確定建檔立卡貧困戶8735戶19809人,佔全縣農村人口總數的9.4%。為全力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確保全縣如期脫貧摘帽,按照省市委的要求,在省派駐村工作隊5支、市派駐村工作隊5支的同時,克東縣派駐村工作隊88支,經過認真篩選出的221名優秀乾部自5月16日全縣定點駐村扶貧工作推進會議以來,立即奔赴扶貧攻堅第一線,積極投身於精准扶貧工作。他們白天走村入戶開展信息核查、政策宣傳,晚上加班加點開會研究、填寫報表。他們克服了駐村條件差、工作任務重等困難,捨小家顧大家,不叫苦、不喊累,付出了艱辛和汗水,在幫助貧困戶謀劃增收途徑的同時,與貧困群眾面對面地溝通交流,進百姓家、嘮百姓嗑、解百姓懮,與老百姓建立了深厚感情,使百姓從不認識到熟悉,從不理解到感動,從不認可到信賴,改善了乾群關系,拉近了黨群距離,成為駐村百姓的主心骨和貼心人。

克東縣定點駐村扶貧工作啟動以來,各駐村工作隊始終牢記職責使命,用心傾聽群眾心聲,認真落實幫扶措施,積極為基層群眾協調解決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一次次小小的幫助、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將駐村隊員與群眾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

真心實意辦實事解難題
各駐村工作隊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目標,把群眾需求作為第一信號,聚焦群眾生產生活中的難事、急事、愁事,通過為群眾跑腿『代辦』、產品『代銷』、訴求『代言』,為群眾解決了大量實際困難,讓群眾真正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貼心關懷。
縣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駐村工作隊在潤津鄉建設村走訪期間發現有一些貧困群眾體弱多病。工作隊及時協調立國醫院、潤津鄉衛生院、北方藥店、姚記大藥房到村裡開展大型義診送藥活動,對全村468戶1686人全部進行免費體檢,體檢費用共計25萬元,為村民送藥品價值近3萬元。工作隊還利用近萬元工作經費,以現金、實物形式走訪慰問59戶貧困黨員和貧困戶;組織派出單位全體職工積極開展為貧困群眾獻愛心活動,為建設村貧困戶送去了大米、豆油等生活必需品價值3000元。

縣教育局駐村工作隊組織幫扶乾部為乾豐鎮長勝村貧困戶捐贈慰問金8400元、月餅250多公斤,捐贈衣物、藥品、生活用品等價值過萬元。動員黨員乾部帶頭幫助貧困戶修危牆、聯系參軍、報銷藥費、子女轉學等,提高了貧困戶的滿意度。在工作隊的努力下,全村38名貧困生全部享受助學政策,爭取助學金5.8萬元,勸返3名輟學學生返校就讀。
寶泉鎮富裕村村民馬中秋出車禍,縣委黨校駐村工作隊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撥打120,將其護送到醫院,並幫助辦理相關手續,使馬中秋得到及時救助,挽救了生命,受到當地群眾一致贊譽。

半年多的時間裡,駐村工作隊用真心、動真情,從小處著眼、從細微處入手,全體駐村乾部踏遍了村裡的每一個角落,盡心竭力為村民排懮解難,把溫暖送進了群眾心田。
探索推動扶貧產業項目發展

各駐村工作隊把產業發展作為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立足各村的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現狀,致力於改變貧困落後面貌,引導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謀劃實施脫貧致富項目,為群眾脫貧致富帶來了新理念、新出路。
縣畜牧局駐村工作隊幫助玉崗鎮復興村組建了大鵝養殖合作社,引導全村19戶貧困戶入股參與養鵝,縣畜牧局統一購進3000只優質鵝雛,進行集中養殖,僱用4名貧困戶做飼養員,每人月工資1700元,戶均增收8500元。今年,鵝場總投資已達13萬元,目前大鵝已屠宰完成,年終結算時連同利潤一並返還給貧困戶,每個貧困戶還可分紅2000元左右。駐村工作隊還幫助復興村自籌資金組建了生豬養殖合作社,購進母豬23頭、種豬1頭,全村12戶貧困戶采取入股分紅的方式,每戶分得2頭仔豬,增收800元。對沒有加入合作社的貧困戶,工作隊免費向貧困戶發放雞雛和飼料,幫助貧困戶發展禽類養殖實現增收致富。目前,全村127戶貧困戶中,已有95戶貧困戶從事畜牧產業發展,佔貧困戶數的74.8%。
縣疾控中心結合行業特點,組織玉崗鎮新興村農民采摘野生中草藥,由工作隊統一收購後賣給安徽亳州的中藥商;幫助貧困戶利用園田地種植中草藥柴胡,采取統一種子、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的方式,全村17戶貧困戶今年種植中草藥面積20.5畝,每畝保底淨利潤可達700元以上。省林業廳工作隊的100萬元黑豬養殖項目,每年向村集體返利10萬元,3年後全部歸村集體所有;縣國稅局駐村工作隊扶持寶泉鎮龍泉村發展棚室生產和庭院經濟,幫助申請綠色標志,進入超市銷售,全面打造龍泉村『韭菜屯』的品牌。
定點駐村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克東縣各派出單位發揮部門行業優勢,協調爭取產業項目,發展了肉牛、棚菜、雜糧等多種特色種養殖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在駐村工作隊的積極努力下,目前,全縣光伏產業實現55個貧困村全覆蓋,年效益約1100萬元,計劃帶動3000—5000戶貧困戶。借助電商產業扶貧,啟動了『我有半畝園』認籌工作,貧困戶自種蔬菜線上銷售量達到4萬公斤,線上銷售額達到16.9萬元。

關注百姓需求著力改善民生
各駐村工作隊帶著對貧困群眾的深厚感情,緊緊圍繞推進『兩不愁三保障』『三通三有』等基本需求,廣泛聯系,多方爭取,千方百計幫助落實扶貧政策,不遺餘力推進民生改善,努力提昇群眾幸福指數。
縣財政局駐村工作隊通過積極爭取,向省財政廳申報了『小水庫移民』專項資金95萬元,預計明年下達計劃,擬在村部太平溝自然屯修建路邊溝、路肩、圍欄1060延長米,路燈13盞、過橋27個、鐵大門23個,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了預算評審工作;協調有關部門,為太平溝屯和十馬架屯各新打1眼機井,添置2臺抽水變頻設備;改造了裕民川、太平溝、華家窩棚3個屯多年老化的自來水管線3600延長米,全面改善了3個屯吃水和水質問題;為太平溝屯、八方屯新修建水泥道路1080延長米,解決了百姓出行難問題;還為十馬架屯、華家窩棚安裝了2副籃球架和16套休閑健身器材,購買了1個高級數碼音箱,豐富了農民群眾的業餘生活。針對各村屯沒有垃圾點,環境衛生較差的實際,工作隊積極協調縣財政局,出資為村裡制作了40個垃圾箱,安放在4個自然屯,由貧困戶負責管理,定期僱用小四輪車及時清理垃圾,改善了居住環境。
縣紀委為昌盛鄉安全村配備垃圾箱55個,帶動其他工作隊為該村配備垃圾處理設備,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縣國稅局出資10萬元為寶泉鎮龍泉村81棟大棚改造排水設施,現已完成排水溝的改造。縣委組織部今年投入150多萬元,新建5個、維修1個村級活動場所,目前已全部驗收完成,投入使用。
在村級基礎設施建設上,各駐村工作隊積極整合各方力量,落實土地整理、農田水利項目,協調村屯道路、橋涵邊溝、辦公場所等修建項目,工作推進力度不斷加大。目前,各村屯巷道通暢,路邊垃圾箱擺放整齊,路面乾淨整潔,法制宣傳廣場、文化廣場、鐵藝柵欄等扮靚了美麗鄉村。
千方百計激發內生動力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為從根本上鏟除滋生貧窮的土壤,各駐村工作隊根據各村村情實際,采取多種手段和辦法,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起擺脫困境的斗志和勇氣,幫助貧困群眾提高認識、更新觀念、提昇素質,喚起貧困群眾自立自強、自主脫貧的斗志和決心。
縣疾控中心駐村工作隊認真了解玉崗鎮新興村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的原因,幫他們消除思想顧慮。得知貧困戶張樹文老人因兒女不孝敬、不關心,對生活缺少信心後,工作隊主動找到老人的兩個兒子進行傳統美德教育,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向老人賠禮道歉,及時解開了老人的思想心結;針對一些貧困戶平日生活懶散,靠政策過日子的實際,工作隊反復做思想工作,用身邊人、身邊事說服教育,引導群眾樹立勤勞致富的理念,收到了較好效果。
為使有能力的貧困戶都掌握一定的致富本領,增強他們不等不靠、自主脫貧的信心,縣人大駐村工作隊依托黑龍江滿藝公司,在玉崗鎮北興村舉辦了3期滿繡培訓班,共培訓23人,其中貧困婦女16人,全部實現了就業。全縣共舉辦了滿繡技能培訓班15期,累計培訓農村婦女262人,其中農村貧困婦女187人,實現就業128人,最高創收1200多元。
全縣按照既扶貧、又扶智、更扶志的要求,依托駐村工作隊,在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廣泛開展了『樹新風、強信心、增動能、促脫貧』活動,各工作隊在本村實施了『孝親敬老』促脫貧、『三好家庭』評選促脫貧、滿繡技能培訓促脫貧、『移風易俗樹新風』等多項活動,增強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形成了內因外因良性互動的生動局面。其中『孝親敬老』促脫貧活動,鼓勵督促貧困戶子女給付老人贍養費,既傳承了尊老、敬老、愛老的美德,又有助於提昇貧困戶特別是喪失勞動能力貧困老人晚年生活幸福指數,目前全縣已給付贍養費3877戶,共計373萬元;『三好家庭』評選活動,面向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評選出文明和諧、誠實守信、苦乾實乾『三好家庭』1514戶,共計發放獎金75.7萬元。
通過深入宣傳教育,在貧困戶中開展爭創、評選、表彰主題活動等形式,教育引導廣大貧困群眾不因貧困而氣餒,不因貧困而退縮,不因貧困而自卑,努力消除貧困群眾情緒低落、聽天由命的心理和依賴性強『等靠要』的思想,讓貧困群眾在參與過程中弘揚文明風尚,提振精氣神,樹立自強、自立、勤勞、節儉的價值觀。
搭建有效載體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各駐村工作隊同志從駐村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深知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因此,他們駐進村沈下心,用真心換民心,在紮根鄉村、服務群眾的同時,充分發揮派出單位優勢和自身特長,緊緊圍繞工作隊加強村基層組織建設,努力帶好隊伍、凝聚人心。
縣機關工委駐村工作隊在寶泉鎮保衛村,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中為老黨員購買衣物20套,協調縣殘聯和中醫醫院為24名殘疾人上門進行傷殘等級鑒定,極大地拉近了幫扶乾部和貧困戶的感情,也讓貧困戶切實感受到黨的關懷、政府的溫暖。
縣教育局駐村工作隊在乾豐鎮長勝村定期開展『固定黨日』、學習十九大精神、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七一』前夕,協調教育局黨委機關支部與村黨支部在鎮中學共同開展了聯誼活動,讓全村黨員零距離感受到中學的變化和辦學成果,重溫入黨誓詞,觀看文藝演出,為全村黨員送去了價值4600元的慰問品。
各工作隊根據實際,與村黨支部開展了『支部聯誼、城鄉共建』『扶貧路上黨旗紅』等不同主題的『固定黨日』活動,極大調動了群眾致富的熱情和乾勁。通過搭建載體、創新形式,工作隊有效協助貧困村兩委抓班子、帶隊伍,落實『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制度,按規定參加黨組織活動,抓好黨員發展、教育和管理,增強了村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
帶著真心走訪群眾,懷著真情傾聽訴求,拿出真意解決困難,使出真招富民增收。克東縣定點駐村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全體駐村工作隊同志用真摯的感情、良好的作風、主動的姿態深入群眾,以最大的誠意向百姓問政、以最誠懇的態度向群眾請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駐村工作隊紮根基層、擔當奉獻、真幫實扶的為民之心,以一支支『小隊伍』連通了黨心民心,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做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