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依安調整種植結構增產增效增收
2017-12-26 11:09:4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賈廣文 姚建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2月26日訊 依安縣緊緊圍繞『特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戰略』,以優化種植業結構調整為主線,確定『一減、二穩、三增』的調整思路,持續促進了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

  在依安縣新興鎮平勝村農民創業園中,創業園負責人孫強通過嫁接技術的應用,將香瓜的生長期延長至上凍之前,這種錯季生長的香瓜,讓農民的腰包鼓了起來。平勝村按照全縣結構調整的基本思路,由黨支部領辦,成立平勝農民創業園,創業園采取『支部+創業園』的模式運行,佔地21萬平方米的園區主栽香瓜,全程實行物聯網監測,有機化肥種植,今年畝產達8000斤以上,總產量240多萬斤,創產值432萬餘元。

  今年依安縣食用菌生產基地達到13個,生產食用菌540萬袋,實現收入600萬元。新發鄉天明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今年新建200棟大棚,總數達到327棟,總面積330畝,並聯合其他4家食用菌合作社成立齊齊哈爾市首家食用菌種植聯合社,為成員社提供食用菌及菌種的培育、生產、收購、銷售等服務。同時逐步建立起食用菌培育、栽培、產業開發、營銷等全產業體系,進一步提昇了依安食用菌產業的整體規模、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合作社今年新上了菌包生產線、養菌室,還成立了依安縣食用菌產業協會,聘請專業經紀人,常年在山東滕州、葦河及牡丹江綏陽大市場聯系食用菌訂單,保障銷路暢通。

  在薯產業上,為擴大馬鈴薯種薯影響力,依安縣今年舉辦首屆『中國·依安馬鈴薯田檢觀摩會』,吸引外地客商500餘人,簽訂訂單1.8萬噸。據介紹,今年全縣新建2個馬鈴薯組培室,培育微型薯3000萬粒,馬鈴薯種薯發展到10萬畝,帶動全縣種植馬鈴薯30萬畝。其中新發鄉新裡村的春城馬鈴薯專業合作社,在去年純收入達到4000萬元基礎上,今年預計純收入將突破5000萬元大關。

  作為『中國白鵝之鄉』,今年8月,『依安大鵝』又通過地理標志產品技術審查,正式入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今年全縣新建3個標准化機械孵化場,培育65個2000只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戶),預計年可出欄大鵝120萬只以上。

  2017年,依安縣結構調整堅持打『產業牌』『綠色牌』『特色牌』,順應市場需求,將玉米面積縮減到230萬畝,水稻面積穩定在40萬畝,雜糧雜豆面積穩定在8萬畝,大豆面積增加到83萬畝,瓜菜面積發展到3.7萬畝。積極引導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再由『賣得好』倒逼『種得更好』。

責任編輯:王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