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28日訊 邊境城市東寧,是國家『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格局中的戰略重點,近年來,東寧市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沿邊重點開發開放政策,積極打造中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
基礎設施保障互聯互通
加快暢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互聯互通,東寧市確立了『三鐵兩公一橋一機』基礎設施建設方案。截至目前,東綏鐵路、東琿鐵路、東寧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國際鐵路項目均在積極推進中,其中東綏鐵路已被列為全省3年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開工項目。
綏芬河東寧機場項目建設工期約3年,將於2020年試航。該機場的建成將形成立體化的邊境口岸交通格局,極大地縮短東寧市與俄遠東及東北亞地區的時空距離,對於提昇該市開放水平、促進產業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年,『兩公一橋』有序推進,國道丹阿公路吉黑省界(琿春)至東寧段改擴建工程,可研報告獲得批復,正在進行征地拆遷工作。東寧口岸界河橋改造,已確定了俄方境內口岸界河橋投資主體,俄方已完成了國內各相關部門意見征求工作。
境內關外激活互市貿易
來到東寧口岸的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暫養池,記者看到養殖人員正在將一只只鮮活帝王蟹裝箱、稱重、裝車,准備發送到北京、上海等地。今年11月,從東寧口岸進口的俄羅斯鮮活帝王蟹達50噸,貨值2000萬元,創下單月鮮活海產品進口新高的喜人成績。
東寧口岸自獲批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以來,不斷加快完善進口俄羅斯鮮活水產品通道建設,使得俄羅斯遠東海域的鮮活水產品可以直接從距離最近的東寧口岸入境,讓該市乃至龍江百姓能吃上品種更加豐富、品質更加新鮮的俄羅斯進口鮮活海產品。
『帝王蟹』的成功引進恰恰是東寧邊境貿易發展的一個縮影。東寧口岸是國家批准的糧食、中藥材進口指定口岸,東北地區唯一的金伯利進程國際證書制度指定口岸,我省首個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糧食、石化等內貿大宗貨物集裝箱跨境運輸業務試點口岸,形成了果菜、服裝、鞋類、建材、乾調、寶玉石、糧食、有色金屬、機床、機電設備、木材等大宗商品進出口基地。截至11月,東寧市2017年實現進出口貿易值41.6億元,完成進出口貨物27.5萬噸,檢查出入境人員20.1萬人次,檢查出入境交通工具3.1萬輛次,進出口總值和貨運量連續7年保持全省公路口岸第一、沿邊口岸第二的位次。
文化旅游展示邊城風采
一場聲勢浩大的『中俄文化節』剛剛在邊城東寧落下帷幕,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豐富多樣的特色商品、美輪美奐的中俄書畫展,給中俄兩國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年來,東寧與俄羅斯在文化交流上不斷創新載體,積極打造中俄油畫創作基地,連續多次舉辦中俄畫展,成功對接了『中俄媒體交流國家年』計劃,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媒體實現對接互訪。
隨著東寧全域旅游戰略的實施,旅游成為了促進雙邊交流的『新媒介』。東寧域內建有東寧要塞國家AAAA級景區,並積極開發下水磨灘頭魚村、寶玉石城、三岔口朝鮮族風情一條街、碧水灣國際度假區等景區,開通了海參崴、堪察加、聖彼得堡等6條出境旅游線路,年接待出入境游客近百萬人次,今年全市旅游業增收30%,為叫響全域旅游、加快對外開放增添了濃重的色彩。
『連接蒙俄,架通歐亞,承接全國,走向世界』,這是東寧市響亮的戶外廣告宣傳標語,展示了該市搶抓『一帶一路』機遇、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戰略決心。下一步,該市將在加大境外園區建設力度、做大做強邊民互市貿易、建設國際物流體系等方面下功夫,傾力打造沿邊對俄出口第一大口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