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黑龍江省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實行初中畢業、高中招生『兩考合一』
2018-01-03 14:11:03 來源:生活報  作者:宋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1月3日訊 2日,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公布。我省已在2017年啟動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試點,2020年全面推進,2023年(6.3學制)、2024年(5.4學制)起整體實施。通過深化改革,初步形成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初中一年級起,實行初中畢業、高中招生『兩考合一』,統一規范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初中畢業、高中招生 『兩考合一』

  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初中一年級起,實行初中畢業、高中招生『兩考合一』,統一規范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科目設置上,把《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所設定的道德與法治、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等全部科目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范圍。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由市(地、企)為單位組織命題、施考,可單獨命題也可聯合命題。各科目的具體考試方式、方法和組織形式,由各市(地、企)確定,原則上不應簡單將各科目分為考試科目和考查科目。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各科目分值的設定,應以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課程標准設定的課時、課程容量等為主要依據,應避免個別科目分值過低、科目之間分值差距過大。

  探索改革中考計分科目。除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等4科外,至少將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和化學4科納入錄取計分科目。鼓勵采取4(語數外體)+6(政史地理化生)模式進行試點。

  依據考試成績、素質評價高中招生擇優錄取高中招生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准

  確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內容,提高命題質量,減少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增強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的聯系,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重視對有關學科教學實驗操作的考查。

  改革高中招生錄取模式,實施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辦法。高中招生主要依據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實行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綜合改革試點地區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初中一年級開始實施。試點之外的其他地區,可以繼續按照現行的招生錄取方式進行招生。

  各市(地、企)要制定科學規范的評價體系,並建立以電子平臺為載體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檔案。綜合素質評價要記錄學生各方面發展狀況,主要包括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公民素養、學業水平和學習素養、身體和心理健康水平、興趣特長及藝術素養、社會實踐和動手能力等方面的實際情況。要將學生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學習情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價考查范圍。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初中起始年級開始實施。

  大幅減少、嚴格控制考試加分項目,取消全部鼓勵類加分項目,保留和完善部分扶持類加分項目。根據國家、省有關規定和地方實際保留的加分項目,要嚴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公示制度。

  可通過推薦或測試自主招生不超計劃總數5%

  進一步完善高中自主招生政策,給予有條件的高中階段學校一定數量的自主招生名額,招收具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學生。自主招生對象應為招生區域內初中學校在籍在讀應屆畢業生,招生計劃不超過本校當年招生計劃總數的5%。自主招生可采取初中學校推薦、高中學校組織測試等方式進行。已通過高中學校自主招生測試的學生必須參加當地初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統一辦理錄取手續。各市(地、企)要嚴格規范自主招生辦法和程序,將自主招生的各個環節和錄取結果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加大優質高中招生配額比例,實行優質普通高中和優質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辦法,招生名額適當向農村初中傾斜,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到2020年各縣(市、區、企)優質高中配額比例不低於60%。

  中職學校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為主要依據,結合綜合素質評價,實行注冊入學;對特殊專業也可根據需要,自主確定錄取標准和靈活多樣的方式,組織職業適應性測評擇優錄取。

責任編輯:王輝